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平民艺术家李婉芬病逝

2000年11月16日 09:31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11月14日深夜,又一位被观众熟知的老太太、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婉芬与世诀别。

  李婉芬塑造的“虎妞”、“大赤包”等一系列艺术形象将永远封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据李婉芬的长子王朔讲,12日刚刚从山东归来的母亲去老朋友朱琳家串门,21时40分,身患脑血栓、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母亲突感不适,朋友们赶紧给她吃了药并叫了救护车,22时30分,当救护车赶到朝阳医院时,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和脉搏。虽然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母亲最终也没有醒过来。王朔说,由于母亲去世非常突然,家人都没能和她见上最后一面。

  据崇文区急救中心的值班主任介绍,14日晚9点30分急救中心接到电话迅速赶到现场,到现场后发现李婉芬的呼吸心跳已经没有了,现场进行了紧急抢救。当时,李婉芬正在好朋友朱琳家与几位朋友聚会,李婉芬的朋友告诉大夫,9点多时,李婉芬就感到心脏不舒服,服了一粒硝酸甘油,过了一会儿病情不见缓解,于是打120求救。急救大夫见现场抢救没有效果,便迅速把李婉芬送到朝阳医院,在急救车里,抢救仍继续进行。

  朝阳医院急诊科王主任告诉记者,14日晚10点多李婉芬被送到朝阳医院,医护人员发现李婉芬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医务人员采用了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对李婉芬进行紧急复苏抢救,但仍没能把李婉芬从死神的手里抢回来。

  在北京人艺,李婉芬多年来的老朋友苏民说:“实在是太突然了。从1949年我就和李婉芬在一个单位工作。李婉芬的身体一直不太好,60年代患了肝炎,并由此引发了多种疾病,可她始终活跃在舞台的第一线。在70年代末,李婉芬还自己编写了剧本《老师,啊,老师》、与别人合作编写了《遛早的人们》,这两个剧本都是我担任导演。李婉芬的逝世实在是艺术界的一个损失。”

  正随人艺剧组在长沙演出的濮存昕说:“作为一个青年演员,李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老师是用生命来演戏的人。也是我们年轻演员最需要学习的地方。”

  得知李婉芬去世的消息后,曾在《四世同堂》中饰演冠晓荷的青艺演员周国志感到非常吃惊。“今年7月,我们还在一次活动中见过面,当时她气色很好,人也显得很有精神。”过了良久,周国志十分惋惜地说:“她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演员,就这么走了,太可惜了。”

  周国志说,李婉芬对人非常平和,一点架子都没有,有一次司机去接她,无意间说了自己还没吃饭,李婉芬当即把司机叫到家里为他做了一碗面条。

  李婉芬的大儿子王朔红肿着眼睛告诉记者说,母亲今年69岁,身体一直不太好,脑血栓、心梗、糖尿病百病缠身,也曾多次住院医治,但老人家都挺过来了。最近一段时间老人身体状况不错,特别是自8月18日搬进新家之后,心情就更愉快。半个月前她还参加演出了话剧《父女惊魂》的演出,虽是小角色,但她也演得尽心尽力。“直到昨天下午她还好好的,没想到夜里就出了事,她一辈子演了那么多戏,说了那么多话,可最后却没跟我们说上一句。”王朔深深埋下头,哽咽起来。

  李婉芬的二儿子袁健说,自退下来之后,母亲各种社会活动较多,应酬不断,老太太是个热心肠,有求必应,从来不驳人家面子。她经常说走就走,有时连家里人都不知道她去哪了。家人很注意她的身体,每次出门都嘱咐她别忘了带药,因为老人有糖尿病,每天都得注射胰岛素。“每回出门都有家人陪着,这次真是大意了,可没想到就出了事!我们都没能与老太太见上最后一面。”说到此处,袁健已是泪流满面,悔恨不已。

  (自《北京晚报》)




新闻大观>>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