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09月05日星期四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传播有害信息影响国家安全 不良手机短信亟待治理

2002年09月05日 11:06

  中新网北京9月5日消息:人民日报今天刊文呼吁有关部门应当对手机短信给予足够关注,并尽早研究制定应对之策,使手机短信更好地服务于民。

  报道说,当前,个别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实施犯罪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不良短信引发的民事纷争也时有耳闻。不良手机短信扰乱公共通信秩序、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及财产权,并可能成为个别人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经营活动的“帮凶”。

  报道说,不法之徒利用手机短信作案主要有如下四种:

  一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设置各种陷阱,骗取、偷盗他人钱财。这类犯罪一般手法是,犯罪分子用假身份证购买手机储值卡并办理若干信用卡,然后通过手机与电脑联结,向外地手机用户群发短信,谎称对方用户中奖或有便宜物品出售。以中奖为诱饵的犯罪主要是利用一些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诱使其汇“邮费”、“税款”到指定的信用卡,收到钱后便逃之夭夭;以出售便宜物品为诱饵的犯罪往往以验看购货人资信实力为由,窃取购货人的信用卡号和密码,最后用伪造的信用卡将购货人的存款全部提走。

  二是利用手机短信从事制作假证件、假公章、假学历等违法经营活动。

  三是通过手机散布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谣言或有害信息。一些软件具有很强的短信群发功能,如果放任有害信息传播,有可能严重影响到国家安全。

  四是利用手机短信大量散布色情、迷信、非法博彩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引发不少社会治安问题。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手机短信的发送主要有:手机间点对点发送,通过人工声讯台发送,网站发送和网上软件发送。由于后两种方式有较强的群发能力,不良短信往往是通过后两种方式发送的。但是,无论用哪种方式,所有短信都得经过移动电信的平台才能到达接收方的手机,从这点上说,从技术上防范和阻止不良手机短信,净化移动通信领域,是我国移动通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处负责人李欲晓等人接受采访时认为,不良短信的社会危害不容忽视,国家有关部门应有应对措施。在当前尚无专门法规的情况下,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对手机短信加以规范。这些规约对“制作、发布或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以及迷信、淫秽等有害信息”都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手机短信业务的经营者只要违反上述规定,都应给予严肃查处。(傅昌波、王庠)


 
编辑:张炜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