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美容陷阱多 五个案例帮你“防忽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汽车美容陷阱多 五个案例帮你“防忽悠”

2010年06月29日 10:08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少市民给自己购置新衣的同时,也“扎堆”给爱车美容,消费者对汽车美容装饰价格虚高、技术缺陷、服务欺诈等问题的投诉量有所增多。济南市汽车用品美容行业协会日前公布了五大汽车美容陷阱经典案例,提醒市民注意避免,以免影响节日期间的好心情。

  陷阱1:经营范围不清

  经典案例:在一家高挂“汽车美容”招牌的店面内,经营业户在三间相连大屋中公然经营洗车、轮胎检测和维修、汽车饰品销售、汽车装潢等业务。

  专家提醒:由于经营门槛低、缺乏规范,目前汽车美容店规模参差不齐,一些街边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的摊点尽管没有达到条件,仍然盲目上马经营。春节期间汽车美容市场生意火爆,个别小店铺打起“擦边球”,超范围经营,其实并无该项业务经营资格。

  陷阱2:“来历不明”产品混迹市场

  经典案例:部分汽车美容店内销售的汽车倒车装置、汽车音响系统均没有中文厂址,店家说是进口产品,并向消费者索要高价,事实上,经营者往往不能提供报关手续。

  专家提醒:没有中文标志的产品肯定不能在市场销售。消费者一定要选择获批汽车饰品和配件零售经营资格的商家购买产品,购买产品时,要检查产品有没有合格证。

  陷阱3: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现象多

  经典案例:春节前,市民胡先生花千元高价买了品牌汽车防爆膜,但一场大雪后,产品严重褪色,检测后他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仿冒产品,成本不过数十元钱。

  专家提醒:给汽车美容要警惕“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汽车美容装修的利润主要来自原料差价及工时费,为了赚钱,不法业主常常以次充好,用劣质产品降低成本,或在现场测试时用的产品质量上乘,但最后安装到汽车上的却不是工作间里测试过的,而是私下里进行了偷梁换柱。

  陷阱4:技术不专业花钱“毁面子”

  经典案例:市民王先生花了几百元为爱车做了封釉,但光鲜可人的形象仅保持了一个多月便光彩不再,与店家承诺的一年效果不变相差甚远。

  专家提醒:一些店铺挂着美容中心招牌,主要目的却是为了推销汽车养护用品,根本不拥有专业技术工人。个别不负责任的店家用过硬的抛磨轮和含金刚砂的粗蜡进行打磨,虽然车身马上有了亮的感觉,但由于工具和粗蜡的切削力强,容易将车漆打薄甚至打穿,露出底色,车主可能花钱却让爱车“毁面子”。

  陷阱5:装饰价格没有“谱”

  经典案例:美国最新科技、韩国获奖项目、各种看不懂的深奥说明、难查来源的证书,在一些汽车美容用品店,小到几十元一根的车载电话天线,大到数千元的真皮坐椅和上万元一套的音响设备,都名目繁多。

  专家提醒:汽车美容装饰市场价格弹性很大。目前装修项目和用品繁多,价格悬殊,有些物品看上去一样,内在品质完全不同。消费者对汽车装饰应该保持冷静消费,不要盲目追求高价。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