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程远:不要让合资企业自主品牌走了味

2011年02月14日 14: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广汽本田首创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以来,业界内外一直是“争议多多”,人们较为普遍的担心是,合资企业会不会把即将淘汰的车型换一个品牌名称,以“自主品牌”的名义推向市场,打压本土自主品牌?现在看来,这种担心确非杞人忧天,可能性还真的存在。据媒体报道,大众中国就在准备这样干,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与警惕。

  我们知道,大众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是以把中国汽车业纳入它的“全球体系”作为战略目标,要中国市场永远做它的“品牌殖民地”,在称谓上长期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称之为它的“海外工厂”,就可见一斑。它不仅一直利用两企业中方之间的竞争关系,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技术方面对中方合作伙伴的封锁,也是“人神尽知”的事实。早在六、七年前,它更将合资企业的配套采购权“上收”到大众中国,还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把两合资企业的关键总成——发动机、变速箱剥离,另组由它绝对控股的独立企业,(它一家持股60%和70%,中方两家合计持股30%到40%),使两个合资企业实际沦为了它在中国的“装配工厂”。

  尽管大众在中国已经赚得“锅满钵满”,但仍然不肯放中国汽车产业一马。去年在其“南方工厂”未获批准,全面占领中国市场的“南方战略”受挫后,便密谋策划将已经生产了几十年的捷达改头换面,以“自主品牌”之名,蒙混中国政府,以期批准。

  从大众自身利益来讲,当然不愿意做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只是迫于政策压力,不得已而为之。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对付中国政府,当然这其中绝对少不了有一些中国人,为了赚钱甘心做它的马前卒。这再次说明,幻想依靠大众这种跨国公司,建立中国独立自主的汽车工业,完全是痴人说梦。

  我们要求合资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策略上是对当初“市场换技术”失误的一种矫正。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只是把现成的车型拿到合资企业生产,最多也只是在合资企业做一些适应中国市场的小改动,让车子在中国市场上卖得更好,这种合资方式决定了中方不可能接触到核心技术,中方合作伙伴充其量不过是跨国公司品牌的推销员而已。

  对合资企业来讲,直接生产销售跨国公司的成熟车型,不仅市场风险小,而且利益大,收效快,的确是一条盈利的捷径。正因为如此,才让中国企业像抽上鸦片一样上了瘾,丧失了对发展自主的兴趣。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GDP也做到了世界第二,且不说航天航空业取得的卓越成就,连起步很晚的高速铁路也都傲视全球了,唯独汽车业却自主自立不起来。中国汽车业实在应当脸红,而不能用“做好别人的品牌也是一种辉煌”自慰,以做世界第一大市场为荣了。

  现在人们反省,如果中国汽车业当初不是全面合资,或者合资期限不是一签就是30年,还未到期再续30年;而是在早期合资企业规模还没有这么大,成本还降不到这么低,市场竞争还没有这么激烈的时候,就同时放本土企业进入汽车领域,也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就不会是今天这种严峻的局面。看看今天中国的高铁,如果铁路也象汽车一样全面合资,全面引进,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人才会有今天的“动车组”了。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市场经济是讲“双赢”的,在中国付出了这样大的市场代价之后,于情于理都应当换来跨国公司的技术回报;跨国公司想在中国市场上长期做下去,就应当拿出一些核心技术,真心实意地支持中国汽车自主发展。

  跨国公司做好货真价实的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既符合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也是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真做合资自主品牌,还是玩弄“狸猫换太子”的伎俩,其实是很容易识别的。

  大家知道,品牌的基础是产品,既然是“自主品牌”,首先产品得是这个企业自主开发的。而开发一个产品,必须具有哪些硬件装备,应该是业内起码的常识,政府管理部门鉴定确认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什么开发手段都没有,岂不像前些年“扫黄打黑”查抄的只有沙发、床铺,而没有洗理发工具的“发廊”一样滑稽?一家有头有脸的合资企业,总不能让自己沦落到与假发廊为伍吧?

  其次,一款新车型自有很多独特的特征,从技术上鉴定也不是什么难事,哪些是开发的,哪些是原封不动搬过来的,专家们做起来应该很简单,况且老旧车型,已经在市场上混迹多年,一般消费者都能识别了,都无需专家劳神了。

  我们希望,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不要走了味。(作者系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程远)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