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汽车销售大国 掌握核心技术才是发展王道

2011年05月12日 08:5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中国汽车合资之路饱受争议之时,近日又传出一桩联姻讯息:华泰牵手萨博。5月3日,华泰汽车宣布收购萨博相关资产,具体操作是,华泰将拿出1.5亿欧元入股萨博母公司荷兰世爵汽车,并可共享萨博在全球的市场、技术、生产等环节;而世爵汽车将就萨博在华的生产、销售与华泰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华泰是民营汽车企业,因此它也许会顺利地与外企达成合资意向,如果是国企,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但不论是什么企业,从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本质来看,再走合资生产发展之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十年前,中国车企基础薄弱,不得不借鸡生蛋,历经十年发展,回过头来看“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则是见仁见智,更有观点认为:“市场换技术”已经过时。

  中国的确是汽车销售大国,中国汽车产量去年为1826.47万辆,销量为1806.19万辆。这其中,洋品牌占据了大部分汽车市场,而且这样的现实将持续很长时间。什么时候民族汽车能主导中国车市,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有观点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目标,与中国把汽车做强的目标,具有天然的对立性。“教会了学生,饿死先生”的道理也很浅显,中国人掌握了核心技术,有了可与跨国公司媲美的自主品牌,跨国公司如何还能在中国赚钱?跨国公司自然希望合资企业永远是它们的装配厂,中国市场永远是它们的“品牌殖民地”,它们能让中国成为又一个日本,又一个韩国吗?依靠合资企业实现中国人的汽车强国梦,不说是与虎谋皮,也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事实上,合资的结果往往是这两种:一种是伴随着行业的成长,合资带来的新技术生产出了能满足需求的产品。新产品迅速被销售出去,企业由此获得巨额的利润。有了资金,企业又去购买新的技术,生产新产品赚取利润。只要有利润,企业就不会死亡。但这明显不是企业发展的上策。另一种结果是,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后,首先消化吸收技术,然后不断完善升级,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当自己有了技术革新能力之后,才可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变化。目前中国汽车合资以第一种形式为主,第二种已经很难实现。当年日本汽车业不景气的时候,丰田要与外国企业合资,日本通产省坚决否定了这个计划。时间过去了50年,丰田早已今非昔比,如果当年选择在日本合资生产汽车,今天的丰田是什么样就难说了!

  传统汽车领域的中外合作中,由于国外汽车企业掌握了成熟的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在跟他们谈合资合作时,不管他们如何缺乏资金,一般来说会处于劣势地位。要想真正地让我们国家的民族汽车工业做大做强,国内企业哪怕是花钱买技术,也不要以市场换技术,因为那根本行不通,核心技术没有掌握,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跟不上国际技术研发的进程,就必然还会走上引进落后再引进的老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