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年积淀北京车市再出发:消费需求带火4S店

2013年05月20日 09:3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10几年前,买车是要靠关系;10几年后,卖车是要靠关系;10几年前,汽车销售人员坐在临时搭建的铁皮棚子里卖车;10几年后,身着笔挺衬衫和领带的销售顾问走动在专业展厅里。10几年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专业的汽车4S店,随着汽车消费需求被逐步引爆,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汽车经营模式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汽车4S店模式起源于欧洲,由于它与各个厂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产销关系,具有购物环境优美、品牌意识强等优势,1998年传入中国。1999年,北京第一家4S店成立,宣告北京汽车销售进入了4S店模式。随后,上海通用别克、奥迪等品牌相继在中国建立4S品牌店,掀起了国内汽车4S店建设的热潮。

  4S店模式快速普及

  2003年国内私家车消费急速“井喷”。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亚市)商户达到一个高峰,接近160家,年交易新车6万多辆车,金额接近100亿元。更疯狂的是,当时北京现代准备建设100多家4S店的计划一出,报名竞标者高达2300多家;国产宝马计划在全国挑选24家经销商,更是让3000多个商家挤破了头。随后短短几年时间内,汽车4S店已遍布全国各大城市。2004年底,仅在北京地区注册的经销商就多达2092家,其中400家注册资产达到1千万元以上。

  然而好景不长,4S店的生存环境在之后的几年每况愈下。2004年起,在4S店数量较多的北京,平均每个月就有两三家4S店面临倒闭。2005年更是加剧了这一悲惨景象呈现的速度,以一汽马自达的一家4S店为例,2003年马自达6上市仅半年销售1140辆,2004年全年销售800多辆,2005全年销售在900辆左右。第一年该店的销售利润为800多万元,2005年就只有300多万元,除去人员成本等利润所剩无几。

  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了2006年。北京城北一家东风标致4S店在2004年就建好,但直到2006年都未开业。老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04年店刚建好时,市场正处于低谷期,卖一辆东风标致307的利润只有2000元,以一个月卖60辆车计算,只有12万元进账。一个月的4S店运营费用在40万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开业后每个月要赔28万元。此外,一些不是热门品牌的4S店,更是无人光顾。七八月的大热天,展厅里甚至连空调系统都不启动,销售人员更是无聊地打着瞌睡。直到2008年,北京各大汽车品牌的专营4S店剩下不到400家,经销商们背负着多重压力。

  限牌政策带来了巨大压力

  2009年在购置税优惠减半及汽车下乡等政策的扶持下,国内汽车交易市场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抢购。急速膨胀的汽车需求,不仅加速了各大汽车品牌推出新车型的数量,同时也刺激了销售网络的扩展,兴建汽车4S店的积极性。以东风日产品牌为例,2010年就在已开业的15家专营店基础上,又在北京新签约7家经销商。

  由于市场销量下滑、车企扩产、限牌政策等因素,2012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在风光10年后发生了重大逆转,北京汽车4S店迎来了近10年来最艰难的时刻。北京市实行“摇号”上牌政策后,每年只发放小客车指标24万辆,在2010年规模急剧扩大的北京汽车经销商,正面临僧多粥少的严峻挑战,多家主力汽车企业都出现经销商因亏损而退网的事件。新建4S店数量大幅下降,新建多数为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店。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快速崛起又成为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未来几年,4S店模式仍然是汽车销售的主流。随着新车频繁入市以及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4S店先天的许多“短板”开始凸显:投资大、运营成本高、营销同质化、盈利捉襟见肘等。竞争必然还是要回归到核心,价格、专业化、售后服务、品牌文化,对于未来汽车4S店的发展来说,一个都不能少。(记者 魏学珍)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