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安铃木股权结构变化是福是祸

2014年04月02日 09:2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最近以来,铃木汽车正在中国市场掀起一场股变飓风。

  3月,铃木株式会社(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修率队造访长安汽车。铃木修承诺增加投资、加大产品投放。作为交换条件,铃木修要求更改长安铃木股权比例,重新划分中日股东在合资公司的权力分配,加强日方对长安铃木的控制权。在外界看来,这是国内合资汽车企业或将实现“合资公司股比放开”前的一场预演;但不知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

  深陷困局

  长安铃木销量连续下滑并出现亏损,被认为是铃木酝酿股权结构变化的“导火索”。

  众所周知,铃木汽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汽车公司之一,擅长造小车的铃木,在国内车市发展初期获得了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然而近年来发展缓慢,随着国内车市的改变,铃木的长项已渐渐不再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时至今日,铃木汽车在华销量低迷、经销商大面积退网,铃木在中国似乎出现了难解的困局。对于铃木来说,诱人的中国市场肯定是不能轻言放弃的,那又该如何破解难题呢?

  此前,长安铃木由长安和铃木方面分别持有长安铃木51%和49%股权的格局,由于缺乏话语权,铃木对于长安铃木的发展也显得并不积极,其轿车产品还是相对匮乏。长安铃木成立20多年来,目前一共只有四款轿车产品——奥拓、羚羊、雨燕、天语,而产品的更新一般都需要五六年时间。新车型迟迟未能引进,老款产品没有升级,合资双方地位不对等是根源。另外,除了好几年才投放一款新产品外,其在产能扩充问题上也久拖不决。

  为了加强话语权,早在多年前,铃木汽车就长安铃木股权变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艰难谈判,日方希望能在长安铃木增加1%的股权,从而达到与中方对等的股比,以便加大对中国的投入。这也许就是铃木对中国市场困局开出的良药,如果增持成功,将看到一个全新的长安铃木。

  然而,在市场发展较好的情况下,长安并不愿意将长安铃木的实际控制权分给铃木。在“旷日持久”的谈判中,长安铃木的市场销量自2012年开始快速回落,从2011年的22万辆猛降到17万辆。而到了2013年,长安铃木仅仅完成了不到15万辆的销量,与此前拟定的2013年恢复到20万辆的目标差了足足5万辆。此外,历经坎坷的长安铃木第二工厂,由于铃木的拖延和昌河铃木的纠纷,直到2012年才得以奠基,并最终在2013年9月开始试生产。由于长安铃木中外方“股权暗斗”愈演愈烈,让长安铃木在华市场的地位日趋边缘化。

  股比破题

  据长安内部人士透露,长安目前已就增股合资公司一事与铃木协商成功,长安汽车和铃木汽车将从分别持有长安铃木51%股权和49%股权,变为各持有50%的股权。此前长安铃木采购、销售、人事均由长安汽车主导,现更改为铃木负责生产制造和采购,长安负责销售和人事,财务双方共管;暂停长安铃木合资自主品牌建设,加大对长安铃木的资金扶持和产品导入。

  据内部人士透露,此次长安铃木股权得以增持,主要是长安汽车态度有了转变。随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变化,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迅猛,旗下长安福特合资公司也发展势头良好。现在长安汽车将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潜力更大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和长安自主品牌上,无暇顾及长安铃木。因此开始对长安铃木实际控制权有了松动的意向。“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过股权调整来放手长安铃木的发展,既可以调动铃木的投入积极性,也可以让长安汽车集中精力在更关键板块的拓展上,可谓一举两得。”长安汽车相关人士如是说。

  在长安汽车“想通”之后,长安铃木的股权变动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2月7日,铃木株式会社社长铃木修与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在重庆举行会议,就长安铃木的战略规划、新品研发、质量管控等重大课题进行了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会议对股权变更后带来的管理调整已有涉及。

  据了解,长安汽车和铃木对股权变更达成一致性后,近期铃木汽车已经从日本总部调了不少管理人员进驻长安铃木,充实长安铃木的管理团队。随着更多总部人员的调入,长安铃木的运行效率也在发生重大改变,或许将有效地推动长安铃木的快速发展。

  是福是祸

  在外界看来,长安铃木股权结构破局,与汽车合资企业股比即将放开的大趋势相呼应。这也被许多业内人士看做是国内合资汽车企业或将实现“合资公司股比放开”前的一场预演。

  长安铃木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国家层面正在考虑放开股权限制,甚至酝酿让外方股权可以超过中方,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铃木增持1%的股权,形成铃木与长安汽车各占50%股权的结构,应该不难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

  对于此次长安铃木股权变动,许多业内人士不无担心,铃木的增持并不是孤立的,如果越来越多企业如法炮制,将一发而不可收。

  “这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举动,却透露出一个共同的信号,那就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巨头对中国市场也越来越看重,同样,也就越来越强化对中国合资事业体的掌控力度,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业内人士如是评论,外资收权的背后,是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收益。未来8年~10年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旦股比放开,要不了多久,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当多数业内人士对股比放开表示忧心忡忡时,日前,作为股比放开的支持者,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面对媒体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不放开股比,长期看来会损害国家竞争力。只有股比放开,汽车行业才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国有汽车集团与外资抱在一起与民营汽车企业竞争。”

  更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汽车业要走出现状,需要颠覆性的思考,并制定一系列全新的战略。此番长安铃木股权结构破局,或引发多米诺效应,是福是祸还未可知。(李永钧)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