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动车第三方智库高举高打意义何在?

2014年05月08日 11: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提要:是振臂高呼“多谈些主义”,还是俯身弯腰“多解决问题”,上世纪初的理念之争,恐怕在很多领域,至今都很受用。行业热议的新能源汽车,能否帮助中国在新的历史契机中,找寻到世界汽车地图上的坐标,以央企联盟、“电动车百人会”为基础的资源架构,能否在顶层设计中找到突破口?

  5月5日,被称为中国汽车业“级别最高”的第三方智库组织——“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与此同时,2014年重点工作研讨会也在清华大学如期举行。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百人会”未来至少会针对九大主题展开讨论,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其中包括:围绕充电基础设施相关问题、动力电池相关问题、纯电动汽车示范推广与商业模式、增程/插电式乘用车技术路径及节能减排分析、微型电动汽车有序发展与规范管理、中国电动交通一体化和智能化系统研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不同技术路线的分析等。

  实际作用令人失望

  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等领导,在成立大会上就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作出表态。对众多媒体过高的赞誉,笔者认为,第三方机构的价值,尚待观察,简单下结论“电动汽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似有不妥。

  百人会学术委员会成员、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严格来讲这是个民间社团,政府官员以个人身份作为顾问来参加,百人会的最大的作用是一个交流的平台,讨论、研究电动车发展的相关课题、并作出相应的研究结果报告。它也会对政府产生间接作用,但并不是政府机构。”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定位是较为清醒和明智的,“百人会”更强调:打破行业、学科、所有制和部门局限,搭建一个通过研究和交流推进多领域融合、协同创新的平台。不再以行政指令或者集权计划的思路去开展工作,是对此前惯常做法的一种反思。

  将近四年前,即2010年8月份,“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宣告成立,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出席并讲话,谈及的核心要点是:“发挥整体优势”、“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举措”。

  “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在成立之初,被冠以“电动车御林军”,提出的三个主要任务,也颇具吸引力:1、整合中央企业资源,建立推动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2、统一产业技术标准;3、共同研发电动车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术成果。

  回头来看,恐怕多数业内人士对此是失望大过希望:目前至少还未看到正式公布的“开放技术平台”、“共同研发的新产品”和“共享技术成果”,将近四年的时间里,这样一个联盟组织究竟贡献了什么。

  现实与目标相去甚远

  大家更多地看到,此后,各汽车央企纷纷“出海捕鱼”,收购具有一定新能源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公司,自立门户,“支锅烧火”。例如,东风收购瑞典T工程公司(T Engineering AB),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东风汽车首家海外研发基地,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内燃机、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传动系统和底盘控制系统。

  北汽与美国新能源公司Atieva签署股份认购协议,收购Atieva公司25.02%的股份,为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高端纯电动汽车领域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的能力和水平。而Atieva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提供商,曾主要参与过Tesla Roadster纯电动跑车、雪佛兰Volt插电式混合电动车、奥迪R8纯电动跑车的开发。

  另外,很多人对“百人会”的跨行业表示出极大的美誉,资料显示,包括了国内低速电动车龙头山东时风的总经理刘成强,同时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等也在列。

  发展电动汽车,确实需要打通上下游,兼顾内外环境,但其实回顾“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的会员单位,当年的“跨界”尺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电池领域有“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充电与服务领域有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普天、中石油、中石化、南方电网等。所以说,整容强大只是一个开始,能否脚踏实地地做事,出成绩,才是关键。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科技部牵头下,“十城千辆”电动车规划推行得有模有样,以电动公交大巴先行的理念具有科学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出席“百人会”时,再度谈及“四个不变”——“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变,以纯电驱动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主题的战略趋向不变,发展目标不变,政府扶持政策不变”。

  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距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2015年50万辆新能源汽车目标,时间节点,迫在眉睫。而笔者记得,万钢去年出席天津(泰达)国际汽车论坛时,曾列举数据:据统计到今年7月底(2013年),示范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47800辆,全国大范围的大概超过了6万多辆。如果《规划》设定的目标不变,又将施展怎样的袖里乾坤呢?(黄春棉)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