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MINIEYE刘国清谈自动驾驶:技术优势不代表商业成功

2017年11月20日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MINIEYE刘国清谈自动驾驶:技术优势不代表商业成功

  中新网11月20日电 日前,在深圳市合创智能及健康创业投资基金成立大会上,MINIEYE创始人刘国清在《自动驾驶的发展路径》的演讲中,分享了对自动驾驶的发展阶段、核心技术、商业模式等的看法。

  刘国清表示,目前,包括百度在内的互联网、汽车、科技等领域公司都在自动驾驶产业有所布局。从2016年开始,自动驾驶的浪潮已经到来。自动驾驶之所以在这样的时间点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重要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基础技术,比如传感器。传感器就相当于汽车的眼睛,让它能够感知到交通环境及它的运动状态,传感器技术的更迭让汽车能够自主地、更好地去感知周边的交通状况。

  在接收到传感器的大量数字信号后,则需要机器学习算法,对前方障碍物进行准确识别,这需要靠机器学习来实现。从2013年开始,机器学习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深度学习的引入,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自动驾驶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感知、运算,还需要控制,因为它是对实施性要求非常高的应用,需要及时感知、及时决策,并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操作和控制,所以这就对处理器,即计算平台提出很高要求,而以GPU为代表的技术也实现了快速迭代和突破,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从技术上真正实现自动驾驶。当然,资本市场的助力也正在推动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

  刘国清认为,对于自动驾驶行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资源的大量涌入,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软硬件公司、创业公司与研究机构参与其中,推动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因为产业太过炽热,作为创业公司、创业者,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会为了追求短期收益,而忽略技术、产品的迭代。在激烈竞争中,自动驾驶产品如果要形成竞争力,就必须在算法、数据积累和客户关系三方面形成正向循环。

  刘国清指出,自动驾驶的实践路径分成两类,一类是以Mobileye为代表,采取渐进式打法,即从level1开始,把产品一步步推向市场。另外一种则是以谷歌为代表,相对更加激进,直接从level5做起。两种路径无所谓对错,重点在于扬长避短,结合自身优势以及对行业的认知,找到自身定位。

  对于MINIEYE,以视觉感知为核心。刘国清称,因为感知是自动驾驶的基石,只有准确感知周边交通环境,才能做出决策和控制。目前的感知系统大都采用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方式,但我们认为,摄像头的视觉感知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原因有两点:第一是高分辨率。摄像头每秒获取的信息量达50M左右,而激光雷达最大值只有0.3M,信息量差了两个量级。更高的信息量代表系统可以获得交通环境中更多的细节。第二是维度。通过摄像头,系统不仅可以获得激光雷达能够采集到的形状信息、轮廓信息,而且还能获得丰富的纹理、颜色等信息,而其它传感器则很难准确识别标志牌、交通信号灯、各种路面标志线等。

  对于相对单纯的路况,比如高速公路或封闭园区,采用低分辨率的传感器就能满足自动驾驶对感知的需求。但一旦进入复杂环境,需要掌握更多细节时,摄像头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所以说,在自动驾驶的感知系统里,视觉感知不可或缺。

  具备技术优势并不意味着成功,还必须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优势,所以我们选择的路径是让技术落地。即从ADAS,也就驾驶辅助切入,快速迭代产品。我们的产品主要对标Mobileye的同类产品。我们会逐步把产品从level1阶段的预警型产品,向控制型的level2,level3产品迭代,最后推出完整自动驾驶的感知套件。

  刘国清指出,让技术快速落地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因为技术已经落地成产品,能够更快形成现金流,如果三到四年实现IPO,则能够撬动更多资源。其次,因为产品获得大量客户的使用,会获得更多市场反馈,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帮助我们找准技术迭代的方向。第三,得益于大量汽车装配了我们的设备,相对于竞争对手,我们收集了更多的数据,建立了数据护城河。

【编辑:李雨昕】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