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简单剖析主流SUV悬挂的优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庖丁解牛 简单剖析主流SUV悬挂的优劣
2010年06月13日 09:39 来源:网上车市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SUV车型一直以来给予我们的感觉是它拥有优秀的动力、出色的道路操控。出色的道路操控尤其是SUV车型不同于其他车型的重点。而在道路操控中,除了四驱系统以外,悬挂又显得格外重要。那么,作为对车身悬挂要求很高的SUV车型,究竟它们都用了什么样的悬挂系统?各种悬挂系统又孰优孰劣?我们下面就针对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比较热门的车型进行一次简单的剖析。

  前悬挂:SUV市场以麦弗逊独立悬挂为主流

(图:途观前麦弗逊独立悬挂)

  近日上市的SUV车型——上海大众途观的前悬挂采用了麦弗逊独立悬挂。这个名称熟悉的悬挂系统同样被大多数途观的同等级SUV车型所采用,这其中包括了CR-V、RAV4、新奇骏等主流SUV车型。从技术表现上来看,这种悬挂形式具备结构紧凑、重量轻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增加了驾驶舱的空间。行驶过弯时自动适应路面,轮胎接地面积最大化。使用麦弗逊独立悬挂系统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市面上SUV车型的标准,然而这其中也是有改进之处,以途观为例,它在悬挂系统中使用了更为优秀的S形偏心弹簧,令自身拥有更好的过弯特性,弯道驾驶更加平顺舒适,这从悬挂上很好地配合了途观的动力与操控系统,令操控达到轿车的使用感受。

  传统的悬挂,侧向刚度较弱,转弯侧倾比较明显。

  后悬挂:技术的差异造成使用感受的大不同

  途观的后轮悬挂是其超越其它同级车型的优势所在。这从途观的后轮多连杆独立悬挂形式上便能看出,环比同类同级SUV车型,它们大多数所使用的后轮悬挂都是双叉臂(也有说法称之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挂。

  双连杆支柱式悬挂——日益小众的传统后悬挂: 在一些设计及出厂较早的SUV车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比较传统的后悬挂,即所谓的双连杆支柱式悬挂。

(图:途胜的双连杆支柱式悬挂)

  这一悬挂是从现在前轮常用的麦弗逊悬挂演变而来,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对于后轮悬挂而言承载力、耐冲击力和操控性都不够好,尤其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这种悬挂很难承受侧面冲击力。目前的中国SUV车型市场中,途胜、狮跑、汉兰达以及老款森林人,采用的都是这类悬挂。

  双叉臂式独立悬挂——日系车的后悬挂主流: 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在舒适和操控性上优于双连杆支柱式,逊于多连杆式悬挂。在SUV车型中,它的强度远胜于上面的双连杆;而在舒适性上,又比纯正越野车的整体桥式有了明显的优势,所以主流的城市SUV包括RAV4、CR-V、森林人等日系SUV使用的都是这种后悬挂类型。可就目前世界汽车市场的技术方面来看,这种技术是略显落后的。

  以原先SUV市场热门车型CR-V为例,它所使用的双叉臂式独立悬挂实际上在其另一款上市已久的紧凑车型思域中也有使用,只是为了令车身更加稳定而增加了一根防倾杆(即所谓“带稳定杆的反作用连杆”)。从使用表现上来看,这一悬挂的承载性足够达到SUV车型的使用需求,然而操控性远差于轿车和使用了多连杆独立悬挂的SUV车型。

  多连杆独立悬挂——高端SUV车型的后悬挂主流:正如之前所言,途观采用了多连杆独立悬挂,这一形式的悬挂使用,令途观的操控性与众多采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挂的SUV车型拉开了差距。

(图:途观后多连杆独立悬挂)

  从世界范围内的家用SUV悬挂技术上而言,多连杆后悬挂是最为先进的悬挂系统之一,它的优势在于保证SUV必要承载性的同时,拥有更宽泛的调校空间,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目前几乎所有的豪华SUV均采用这样的后悬挂形式。

  后多连杆独立悬挂的宽泛调校空间从途观上便可得到体现:上海大众根据中国路况特点,对途观的后悬挂系统进行了度身调校,从驾驶感受上来看,经过调校的后悬挂对于细小的震动过滤明显,且能够在过弯时恰当地对侧面进行支撑,这与采用双叉臂悬挂的其他厂商品牌相比,途观的多连杆悬架的轮胎前束能随轮胎桑霞运动相应改变,弯道适应性更好。技术上能够根据车型不同进行独特调校,从而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获得硬朗的驾驶感和兼顾乘坐舒适性,这正是后多连杆独立悬挂的优势之所在,也是它能够被豪华SUV所采用的原因之一。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