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鸭“百年回归” 全球鸭种市场话语权重归中国

2017年09月11日 13: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北京鸭“百年回归”全球鸭种市场话语权重归中国

  中新网9月11日电 首农股份与中信农业9月11日在北京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双方再度联合,收购英国樱桃谷农场有限公司100%股权。据悉,年初中信20亿入股首农股份,双方联合竞购麦当劳。

  北京鸭“百年回归”具有标志性意义

  我国是最大的鸭养殖国,也是鸭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种鸭繁殖是鸭产品产业链中盈利水平最高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鸭产品质量和市场的核心环节。

  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英国樱桃谷公司白羽肉鸭,原始种源来自我国特有的北京鸭,在今天仍然被西方国家统称为“北京鸭”,19世纪传入欧洲并在20世纪被英国樱桃谷公司改良培育后注册了基因专利,迅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肉鸭品牌,2016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5%。

  据了解,英国樱桃谷农场公司成立于1958年,专门从事种鸭基因开发和供应的公司,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推广肉鸭繁育养殖产业化,樱桃谷农场在我国市场推广肉鸭繁育养殖产业化取得很大发展。“樱桃谷鸭”成为优良动物品种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种,六零后七零后很多人对樱桃谷鸭的名字至今印象深刻。我国作为鸭肉消费历史悠久和传统丰富的国家,樱桃谷优良肉鸭品种找到了最丰富的发展土壤。

  2016年在我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5%。凭借基因祖代鸭苗繁育技术壁垒,英国樱桃谷农场公司获得的毛利润高达60%以上。由于对英国全球贸易的巨大贡献,英国女王曾两次给予樱桃谷农场公司负责人表彰。

  收购之前,樱桃谷鸭独特的合资企业销售平台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在全球及中国市场没有能够与其抗衡的肉鸭种企业。本轮收购将强大的种鸭育种研发能力及世界领先的种鸭基因、知识产权和技术一并带回中国,对提高我国鸭产业核心种源自给率、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维护我国农产品产业安全、建立民族品牌及推动肉鸭行业上游的侧供给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有关专家认为,北京鸭“百年回归”具有标志性意义,成为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典型案例。

  首农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种鸭繁殖是鸭产品产业链中盈利水平最高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鸭产品质量和市场的核心环节,但过去多年来我国核心育种和种鸭繁育技术一直由国外企业掌控。因此在获悉英国樱桃谷农场公司将出售的消息后,立即与中信集团联合参与竞购,并于2017年3月成功胜出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标志着这个源自中国的著名肉鸭品种的“百年回归”,重回故乡北京。

  收购将提升我国全球产业话语权

  据介绍,英国樱桃谷农产公司改良培育并注册专利的“北京鸭”,生长性、繁殖率、和抗病性等关键生物指标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品种。收购完成后,我国可以拥有完整的基因专利技术,将在国内建立独立的基因技术实验室,推动育种研发团队从英国转移到我国国内,利用遗传基因研发的优势,整合中国各地种源,从源头推动我国肉鸭产业链的完善巩固,充分利用专利技术提升全球产业话语权。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鸭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养殖量世界第一,存栏量约占世界的60%,商品代白羽肉鸭出栏量约为30亿只。

  首农股份董事长尹彦勋认为,从全球种质资源开发竞争来看,我国在畜牧业动物种质资源开发领域,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庞大的市场,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海外并购等方式破除西方对重要物种资源的专利垄断,将成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抢占未来全球产业“制高点”关键一步。

  据介绍,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农业种质资源安全建设持续深化,在动物种质资源建设方面,农业部于2016年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并明确了到2025年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0%,国家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95%以上,基本建成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的目标。

  首农与中信的强强联合

  首农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此次首农与中信的联合收购举动具有业内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农原本就是北京鸭最大的养殖企业和领先的烤鸭原料供应商,加之中信在农业领域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双方将在资源整合及业务协同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中国种鸭业务的快速发展,开拓海外业务,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也是首农股份在北京国资企业及全国农业系统率先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在吸引优质社会资本、整合优质产业资源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举措。

【编辑:李欢】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