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最好的老师为本科生上课

2019年07月01日 1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杭州7月1日电 一流大学,谁来为本科生上课?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随着其本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资源如何配置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绕不过去的问题。

  “让最优秀的老师、最资深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让年轻教师带博士生。”在师资改革方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给出了“颠覆性”答案。

  管理权力下放一线

  2017年9月,浙大管院启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根本动力,围绕师资、学科、课程、创新实践精准配置资源。谈及改革初衷,魏江表示,对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及浙江大学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领军者的目标,是本科教改的初衷,也是目的。

  此背景下,浙大管院大刀阔斧将原来八个专业缩减为三个,大胆“砍”掉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热门专业,在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提炼萃取,最终优化为工商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组负责人王小毅与学生交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组负责人王小毅与学生交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专业课程的大幅度调整意味着老师讲课和研究方向的大幅度转变。”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导王小毅称自己见证并亲历了这样的转变,他将该转变总结为改革前的“因人找课”到改革后的“因课找人”。

  原有的课程被取消,新增的课程随即开设,势必会造成不少老师一时“迷茫”。为此,浙大管院创新设立教学课程组和项目组,并把教学管理权下放到一线,把课堂的“入场券”交给课程组长,把教学项目管理的权力交给专业主任,寻求优质资源的“最大公约数”。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组的负责人,王小毅以该专业新开设的“设计思维”课程为例介绍,课程组由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加入,既发挥了课程组集中、融和优质师资的优势,也为更多一线老师开辟了新的教学和科研方向。

  “‘设计思维’课程不同于传统工商管理类课程,其聚焦当下社会和企业需求,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商业分析能力。”王小毅介绍,目前课程组11位成员来自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研究方向涵盖旅游规划、创新设计、音乐科技设计、医疗产品设计、智能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这打破了原有学科边界,实现了老师‘各自为战’到团队集思广益。”

  无独有偶,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系主任陈俊看来,课程组与项目组可以称得上此次师资改革的“最大成果”。他介绍,新设立的“财务管理”课程组集中了之前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财务管理课程,从而使学生培养更加贴近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此外,财务与会计学系还新开设了国内首个“智能财务”方向的会计学专业,融和计算机、大数据等专业,旨在培养高端型、创新型、复合型的财务人才。对此陈俊表示,“智能财务”课程组在立足管院的基础上,还吸引了其他学院的老师参与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权下放最大范围地集中了优质师资。

浙大管院财务与会计学系教师在授课。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浙大管院财务与会计学系教师在授课。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优质师资下沉一线

  教学是改革的核心,师资是教学的核心。浙大管院把最好的教师资源送到本科教育中去,对此魏江有自己的想法。

  “本科阶段是塑造人的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成形的关键时期,因此选派最优秀的老师去培养培育。”魏江说,同时本科阶段的学生需要对未来、对行业有清晰准确的认知,好老师将适时引导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

  最好的老师投入到本科教学,也颠覆了管理学院原有的师资结构——让年轻教师带博士生。“博士不是上课上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学术研究要自己去关注领悟。”魏江说,年轻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博士,掌握最新鲜、最热气腾腾的知识,由他们带博士生则可以共同研究、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不仅是年轻教师的深刻感触,此次师资改革也让资深教授再次体会到了教学相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教授、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周玲强还有五年即将退休,他坦言:“某种意义上资深老师在教学中会掌握更大主动权,大多情况是因人施课,但此次师资改革倒逼所有老师重新学习。”

  周玲强在此次教改中也加入到了《设计思维》课程组,他表示,其多年来研究旅游规划,原以为新的课程完全不在话下,但实际上真正进入课程才发现有诸多地方需要重新认识。“管理学所有的方法论都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

  因此在周玲强看来,浙大管院此次师资改革使所有老师都面临同样的新挑战,这将倒逼老师去学习和研究,成为与时俱进的“优质师资”。

  此外,为了将优质师资下沉到本科教学,浙大管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如为了破除“严格的老师评教得低分”的情况,管院改革评价机制,用制度保障拉起教师考核与激励制度的准线。

  优质师资向教学一线倾斜,随之反映了“教师为本”的理念。师资改革后,管院将本科课程授课酬金提高至原来的三倍,并在院内形成“三好老师”文化。老师既不需要申报,也不需要填表,全体师生和评审委员会以实名制,每年评出好教师、好学者、好员工。

  魏江介绍,浙大管院还借师资改革对任课老师设置了“高门槛”,确保课程质量。学院规定教师上岗前必须完成规定学时的教学能力培训,并将之作为教师晋升的基本要求。通过内训和“一对一”结对等形式,老师得以提高教学能力。

  “对于因课程体系改革而被取消原有主讲课程的老师,学院也帮助他们加入新的课程中去。”魏江表示,除教学课程组和项目组外,管院还融合MBA、博士生项目等平台推动教师转型,拓展教师发展的新通道,通过本科教育改革搅活全院优质资源的“大池塘”。

  在魏江看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不是由专业和学科构成的,而是由知识和智慧构成的。这个平台将汇集最优秀的人才、聚集最优质的要素,从而打造一流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完)(郭其钰)

【编辑:郭泽华】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