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破解信息茧房算法推荐需要引入“父爱式”传播

2019年07月04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信息茧房并非新现象,在传统媒体时代已有表现,一直延续到智能传播时代,但推荐算法为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形成机制。(见表)

不同媒介时期 形成机制 茧房类型
大众媒体 读者、观众只看喜欢的刊物、栏目、频道和节目,即便有些全国范围统一时间段播出的节目,部分观众可能不收看或仅将其作为“背景音”。 兴趣茧房
门户网站 不关注要闻大事的用户直接点击进入娱乐、体育等喜爱的频道,或者干脆直接输入频道的网址而不必经过门户首页。 兴趣茧房
社交网络 用户基于对特定创作者账号的关注,形成相对固定的信息接收渠道,以微博账号follow,微信公众号订阅为代表。 兴趣茧房
将社交网络作为新闻资讯和信息接收的主要方式,只阅读熟人分享的信息,以微信朋友圈、群组为代表。 关系茧房
由于关注账号数量的增多,朋友圈人数的扩大,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只查看最感兴趣的内容,本质是在已经通过兴趣、社交方式筛选过的信息中进一步缩小范围,这是目前社交网络上信息茧房的主流类型。 兴趣+关系”双层茧房

  表:信息茧房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到了算法时代,不论是基于内容的匹配,还是用户之间的协同推荐,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兴趣,在类型上属于兴趣茧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认为,茧房是人的认知宿命,从来就有,只不过因算法流行而被我们显著地“看见”了。相比形式上的被“看见”,从效果角度分析,和社交时代普遍存在的“兴趣+关系”双层茧房不同,推荐算法带来的茧房效应反而要弱一些,这是因为信息没有经过太多关系链的过滤,推荐内容的选择范围要大得多。

  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院《数字新闻报告》表明:54%的受访者更喜欢通过算法来获取信息,而选择编辑或记者的比例仅为44%,这反映出从整体上看,信息聚合平台上的用户会比其他用户获得更为多元的信息,算法其实能让用户接触到自己不常用的新闻来源。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茧房是一个中性词,人承受信息量总体是稳定、有限的。

  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西方一些研究表明,算法推荐的内容也可以做到更加全面、客观,从实际效果看,很难简单下结论算法推荐就一定会导致所谓的“信息茧房”。

  如何破解茧房效应?

  虽然如此,对算法的茧房效应也要高度重视。即便是仅从市场目标考虑,信息茧房从长期看可能带来用户的审美疲劳,降低活跃度和使用率,不利于信息平台的持续发展。要破解茧房效应,就要在两个方面、三个方向协同发力。

  一是要优化推荐算法,分为“精准化”和“多元化”两个方向。一般认为,个性化的“精准”推荐是形成茧房的原因,但从更深层来看,没有做到真正的精准,才是根本原因。算法大多基于过去的统计关联来“预测”未来,无法有效预判未知的偶然性因素,也缺乏在心理学层面对背景、意图、动机等的因果逻辑分析,基于标签、分类、历史行为等的推荐还停留在粗粒度,大多基于表面化的特征标签来推荐。如果算法能做到对更深层因素的透彻分析,发现特定用户在不同类别内容之间的更细粒度联系,就可以做到更精准的推荐,既实现了细粒度的个性化,提升用户满意度,也做到了粗粒度的多元化、多样化,破解信息茧房效应。

  当前,我国头部智能分发平台的算法模型自动学习积累了数以几十亿的“向量特征”,有助于探索以“精准化”方式化解茧房效应。与此同时,在推荐算法这一“母爱式”的信息供给占主导的情况下,也需要引入精英推荐、新闻专业主义的“父爱式”传播,用户想看什么和应看什么要有所平衡。

  《华尔街日报》于2016年创设了一个“红推送,蓝推送”( Red Feed, Blue Feed),将Facebook上同类内容的自由倾向、保守倾向的信息并列呈现给用户,以此提醒用户其偏向性,并推荐另一观点相左的内容,帮助用户平衡、多元化其新闻消费。

  在国内,今日头条等主流信息分发平台综合运用内容消重、打散和对用户多元兴趣的主动探索等策略来消除茧房效应,避免同样标题或内容的信息重复推荐,避免相同类型、主题、作者等的内容短时间内密集出现,对时政、科技等一些用户没有明显兴趣但也没有表现出排斥的内容主动推荐,引导用户兴趣扩展和关注更多优质信息。

  二是要促进推荐算法的平衡使用,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保护。推荐算法已广泛应用在图文、短视频、在线视频和商品等各个领域,对推荐内容,成年人有着更强的选择自主性,但对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则需要有更多的关爱和保护措施。

  针对青少年自控能力差、更容易沉迷和对内容缺乏鉴别力的特点,今年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对选择该模式用户的使用时间段、在线时长做出限制,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算法还将基于对用户地理位置和行为的分析,筛选甄别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用户,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有效地保护了青少年信息消费的安全和健康。

  建立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观”和信息传播监管的“整体观”

  总的看,在信息智能推荐算法时代,需要建立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观”和信息传播监管的“整体观”。

  信息传播有很强的社会建构功能,人创造技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技术被创造出来后又塑造着人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媒介技术,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拟态环境”。由于技术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则设计的,其也遵循某种内在的逻辑运行,具有刚性的环境约束特点,对不同的行为持续发挥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在整体上表现出某种偏向性。

  信息智能推荐算法是媒介技术最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了全球的趋势,总体上是进步性的,对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需要,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应鼓励促进新技术发挥积极的价值,同时也要更有效防控技术失范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智能分发健康持续、安全有序发展。我国特有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在互联网治理上积累的有效经验,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底气和自信。

  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至今已经历三次技术产品逻辑和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每一次都为网上内容生态的治理带来新挑战,但也促进了监管方式的革新。

  第一次是门户网站时代,相比传统的报刊和广播电视,出现了商业网站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为了适应这一新变化,我国探索建立了网络新闻传播的资质制度,通过赋予新闻单位时政类信息发布权、商业网站转发权,既在源头上确保内容导向正确,又促进了主流价值的广泛传播。

  第二次是社交网络时代,以微博和微信平台为代表,普通人有了内容创作和发表评论的便利渠道,网民生产的内容很快在数量上占据了主导,也带来了鱼龙混杂的信息。这一时期,我国逐渐建立了用户实名、平台责任、技术监管、社会监督等多样化的治理方式,也将门户时代的网络新闻资质管理制度沿用到媒体公号领域,确保新闻单位账号对时政类信息的发布权,形成了主流引领+多元讨论的网上内容生态。

  第三次是智能分发时代,是人们正在经历的过程,推荐算法为网上议程设置、内容把关带来了新挑战,个人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互动也产生了新变化。在智能分发时代,之前的互联网管理经验、机制和有效做法应予以更有效的执行,还要借鉴此前有效的做法,以符合算法特点、价值和规律的方式,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转化运用,以促进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安全发展。(文/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 袁祥 王一)

【编辑:李季】

>产经频道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