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上线采购扶贫馆 深圳×京东以品牌化挖掘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上线采购扶贫馆 深圳×京东以品牌化挖掘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2020年01月15日 1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1月15日电 14日,在深圳市政府指导下,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与京东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联合搭建深圳采购扶贫馆、实施农户成长“养成计划”、打破扶贫“信息孤岛”等手段升级“造血式”扶贫模式,在传统的“以采代捐”模式基础上加速扶贫农产品品牌化,进一步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

  京东曾打造了“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等一系列极具示范效应扶贫项目,直接带动8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深圳市政府也极为看重京东的扶贫资源和经验,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以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化、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效扶贫机制。

  升级“造血式”扶贫模式 挖掘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当前,扶贫农产品的采购仍停留在以政策导向为主、拓宽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阶段,如何强化农产品自身竞争力、挖掘政策之外的成长空间成为建立长效扶贫机制的关键。行业专家表示,长期以来,农产品缺乏品牌建设是一种普遍现象。仅见地域品牌而不见商业品牌的现状,使得优质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难以更好地惠及农户、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因此,如何实现扶贫农产品的品牌化显得尤为重要。京东零售集团企业业务事业部政府客户部总经理张浩林表示,京东集团拥有3亿左右的高质量消费群体和庞大的消费数据,对于品牌建设而言是一笔巨大的“宝藏”。通过此次合作,京东企业业务将携手深圳市政府搭建深圳采购扶贫馆,通过定向流量扶持、智能化营销推广等方式,拉升扶贫农产品在不同渠道的销售量和产品知名度,加速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品牌化。目前,该馆首批上架扶贫商品200余种,涵盖深圳市对口帮扶的9个省份。

  而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人力素质等相对落后的现状,京东也通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定点给到扶贫地区,推动当地的高质量发展,为品牌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具体来看,京东集团将在深圳市政府的监督指导下,建立与对口帮扶地区农户共同成长的“养成计划”,通过技术人才派遣、农户经营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专业化水平,同时整合集团内的京东金融、京东物流体系为贫困地区提供融资贷款、仓储租赁、开放物流等服务内容,通过资源、技术和服务支持,进一步升级当地的“造血”机能。

  而借助京东的电商运营经验,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还能够进一步压缩深圳市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地区的农副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环节,优化采购规则,利用深圳市区政府采购统一平台提高深圳采购扶贫馆采购量,在政府采购助力扶贫方面更好地发挥深圳的先行先试作用。

  消除扶贫“信息孤岛” 数字化成扶贫发展新引擎

  在合力推动扶贫品牌化建设,挖掘扶贫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之外,京东集团与深圳还在以技术提高政府采购扶贫效率、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据悉,此前的政企联合扶贫工作主要以地方扶贫办为主体与企业开展合作。而此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落实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有关规定,发挥政府集中采购平台作用,双方通过搭建数字化产销平台——“深圳采购扶贫馆”,首次实现长链扶贫数据的沉淀和打通,为跨组织、跨部门的高效扶贫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将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对健全宏观调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功能,实现政府资源、资金的优先匹配。

  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由于缺乏打通扶贫全链条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使得扶贫数据容易形成一个个“孤岛”,难以最大化挖掘数据价值。依托京东智能采购技术深圳可实现对支援地区的全域、全流程扶贫采购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为各级财政和扶贫部门交易监管、信息统计提供数据支撑,而通过精准还原扶贫工作全貌,也能够为政府单位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提供参考。特别是通过打通农行贷款、政府补贴与农户销售数据后,还能够为农行的扶贫贷款拨付提供重要信用依据,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有据可依”。

  业内专家也对双方的合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此次合作不仅是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前列的地方政府和具备完善扶贫能力的平台之间的一次携手,更是我国先进扶贫经验的一次集中展示。双方联合打造的创新扶贫模式不仅实现了对贫困地区的“深度造血”,更通过数字化建立起了一个高效扶贫机制。未来,通过将“深圳经验”复制到全国,对全面落地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吉翔】

产经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