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物价上涨压力袭来 大水或冲低通胀压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新一轮物价上涨压力袭来 大水或冲低通胀压力?

2010年07月15日 08:05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月14日凌晨,特大暴雨突降江西省都昌县,一阵电闪雷鸣后,多个水库出现漫坝险情。更加让人揪心的是,一座桥梁出现裂缝,摇摇欲坠,通过这座桥梁与外界联系的上万名群众被困洪水中。

  这只是目前我国南方水灾的一个缩影。7月8日以来,南方遭受新一轮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云南、四川、安徽等多省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灾害。

  与此同时,洪水导致生产基地惨遭淹没,蔬菜价格上涨……新一轮物价上涨压力袭来。

  经济损失几何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7月13日16时,灾害已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0省(市)2858.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07人,失踪59人,紧急转移安置99.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99.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52.8千公顷;倒塌房屋9.3万间,损坏房屋2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7.5亿元。

  专家指出,今年水灾与1998年有显著区别,1998年主要是长江流域和嫩江流域的流域性洪水灾害,而今年主要是山洪灾害和城市洪涝灾害,从性质上说前者更严重,但从总的灾害损失水平来说,如果灾害发生在城市化集中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今年水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更加巨大。但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看来,今年水灾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亦持同样观点,他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次经济损失将集中在农业,“而因为救灾需要抢险物资、水泥、钢材以及大量劳动力投入,这些相关产业反而会因此受益。”

  建立灾害经济体系

  年届花甲的王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已在大堤上守了好几夜。自6月21日抚河决堤后,江西九江某县便紧急动员全县政府机关派工作人员日夜在大堤轮流值班。王先生对记者表示,前一阵子没下雨,值班也停了一阵。但随着7月初又一轮暴雨袭来,7月13日长江九江段水位再次突破警戒线,“照这样下去,估计还得上堤”。

  何止一县,全国开始总动员。7月10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启动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国家救灾预警响应,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四川、云南8省(直辖市)和民政部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下发通知,部署近期暴雨洪涝灾害抗灾救灾工作。

  “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南方水灾,北方旱灾,但不能仅靠军队、靠人海战术。”崔新生对记者表示,随着灾害越来越常态化,有必要建立一个灾害经济体系。“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充分做足准备。”崔新生建议,财政上可专门建立一个转移灾害基金,形成市场和政府互动机制。

  “不要老把灾害看成是负面的,有时灾害也是一把双刃剑。”崔新生举例说明,“比如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带动了欧洲近20年的经济增长;还有2003年的非典带动了中医药振兴;年初的旱灾则促进了供水系统的完善。”

  水灾削弱通胀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对夏粮主产区抽样调查和非主产区统计,受水灾影响,201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310万吨,比上年减少39万吨,减少0.3%。

  农作物大量减产,随之而来的便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人员介绍,7月2日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暴雨、高温天气交替进行,蔬菜生产、存储、运输均受到一定影响,全国监测蔬菜平均价格持续上涨,累计涨幅为4.7%,全国蔬菜价格开始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

  与此同时,我国CPI继续显现上涨趋势。银河证券预计,6月份CPI同比上涨3.5%,PPI同比上涨6.5%,上半年CPI同比增长将在2.7%或2.8%之间。受翘尾因素影响,CPI最高峰将在7月出现。

  “供应不足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引发CPI上涨的重要因素。但需要搞清楚的是,此轮通胀和经济过热,与货币过量无关,与农业本身有关。”宋颂兴进一步解释说,本轮水灾引发的CPI上涨,是因为农业投入不够,比如农作物品种有限,农田缺乏现代化生产组织管理、农民素质不高等。

  但在崔新生看来,我国很多年以前粮食就已经开始从国外进口,粮食减产与CPI上涨关联度不大。“水灾不仅不会加剧通胀,反而会削弱通胀压力。通俗来说,通胀就是钱太多了,而救灾一定要花很多钱。”崔新生说。(刘菁)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