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铁道部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开始执行。除了儿童票身高标准“长”高了10厘米外,新规还对车票改签以及退票等方面作出了调整。昨天,新规中“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的条款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因为这意味着乘坐普通列车的旅客一旦误车,手中的车票即会作废。不少网友质疑:乘客迟到车票就作废,那火车晚点乘客是不是该获赔?
变化1
乘普通列车迟到车票作废
在这次新规的修订中,改签的变化主要涉及普通车和动车。其中,新规要求,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旅客不能按票面指定的日期、车次乘车时,应当在票面指定的日期、车次开车前办理一次提前或推迟乘车签证手续,特殊情况比如因病等情况、并持有医院证明,经站长同意可在开车后两小时内办理。”但动车有“特殊待遇”,持动车组列车车票的旅客改乘当日其他动车组列车时不受开车后两小时内限制。
记者查询发现,原本普通列车旅客如办理改签,最晚可在开车后两小时办理。而按照新规条款的意思,乘坐普通列车的旅客如果“误车”,那么手中的车票即作废;如果乘坐的是动车,误车后车票并不作废,还可以去办理改签手续。
网友
只许你晚到,不许我晚到,太霸道
新规中的这条改签规定,引发了旅客及网友的巨大反应。截至昨日19时,新浪的这条新闻后参与评论的网友已经超过了1万,大多数网友都认为这条规定涉嫌“霸王条款”。
“旅客没赶上当日当次列车一定会有很多原因,不问原因一律不给改签是不是太霸道了点?”有网友认为,改签的旅客中,因事先知道行程改变而改签的旅客其实是占少数的,“大部分都是无奈改签的,比如路上堵没赶上火车、临时有事等,谁会在出发的时候就知道赶不上火车?”
也有旅客表示,新规中保留了“特殊情况”经站长同意可在开车后两小时内办理的内容,但这个“特殊情况”如何界定也是问题,“是不是全凭站长判断?要是两个小时内找不到站长呢?”
除了认为开车前改签涉嫌霸王条款外,不少旅客还因此再次提出了火车晚点旅客是否该获赔的老话题。“我来晚了,火车走了,车票作废,我认。我按时来了,火车晚点了,赔我钱吗?”“如果旅客迟到票就作废,那么列车晚点是不是也应该纳入理赔范围?”
新规对动车的“特殊待遇”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质疑,认为新规是在“人为划分普通列车乘客与动车乘客的不平等地位”。
变化2
低价票乘客禁在高价票车厢停留
新规中另一个引起巨大争议的条款是低票价席别旅客不能在高票价席别车厢停留。
针对乘车注意事项,新规再次明确了“乘车时携带行李大小的要求,增加了乘坐动车组列车乘客只能携带长、宽、高总和不超过13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的行李”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一条:除特殊情况并经列车长同意的外,持低票价席别车票的旅客不能在高票价席别的车厢停留。
网友
把乘客分成三六九等?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在乘车过程中,因为有要到餐车吃饭、上厕所、打开水等一些情况,旅客在各车厢间相互走动是很常见的。一旦不同席别车厢不能串行,很多旅客都觉得不方便。
一位旅客告诉记者,之前乘坐动车时曾遇到过这种情况:二等座旅客想去一等座车厢,门口有乘务员拦着,但一等座旅客却可以出入二等座车厢,“这不是人为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吗?即便铁路部门没有这个意思,但给旅客的感觉就是这个意思。”
![]()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 2021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