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联储短期难改宽松政策基调

2011年02月10日 08: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接近100%,这是最新美国期货市场交易数据所显示出来的美联储今年12月的加息几率。如愿加速的经济增长和意外改善的就业状况,让市场对美国通胀前景的担忧情绪骤然升温,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随之再度被各方热议。

  美国东部时间2月9日10时(北京时间9日23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面对美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就美国经济及美联储“退出”刺激性货币政策等问题发表证词。鉴于其上周仍将美经济现状描述为“高失业、低通胀”,伯南克在证词中更可能重申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年内不变的难度已骤然加大。

  美联储通胀预警能力受质疑

  年底加息几率体现的也许只是美国媒体根据历史交易数据所做出趋势性判断结论的变化;而近期出炉的经济数据则成为市场担忧美国通胀前景的实在依据。

  美国劳工部2月4日宣布,1月全美失业率意外回落至9%,较9.5%的预期数据更为优异;1月下旬披露的美国2010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幅数据虽未达到3.5%的预期,但3.2%的数字本身较去年前三季度的相应数据提升明显。

  优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加上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扬预期,让市场纷纷质疑美联储的通胀预期较现实的价格有所“落后”,难以及时、有效地预见通胀风险。就连亚特兰大联储总裁洛克哈特也不得不承认,“市场上围绕通货膨胀的焦虑情绪正在升温”。

  对此,瑞士信贷利率策略师伊拉·泽西表示,很难相信美联储会对通胀风险视而不见;但他也暗示美国市场通胀风险已确实有所抬头,“一般情况下,未来的经济预期不会对现实的市场状况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美经济或仍需政策提振

  尽管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受到质疑,但美国媒体预计伯南克仍将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强调美国经济尚需刺激性政策“补强”。

  一方面,美联储所盯住的通胀率指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在内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这意味着从美联储的角度来看,美国并没有面临着现实的通胀压力。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核心通胀率仅为1%,低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经济与通缩风险之间的距离并不比通胀风险更远。

  另一方面,即使美国的通胀风险正在酝酿,但该国经济中尚存的诸多风险却更亟须解决。此前于上周四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说时,伯南克曾表示,尽管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乐观,但产出增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放缓,失业率进一步复原或需数年;因此,通胀率将在一段时期内处于低位,美联储的支持性宽松措施对美国经济仍是必要的。

  美国媒体据此预计,伯南克仍会老调重弹,特别是强调美联储将忠实执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中的6000亿美元规模国债购买计划。此外,伯南克也会着重指出美国目前面临的严重公共债务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等可能威胁未来经济增长的问题。

  历史数据支持短期宽松立场

  目前,美联储何时以何种方式“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也是市场瞩目的重点所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将不会在今年内收紧货币政策,这与美联储此前多次释放的信号相吻合。

  事实上,历史数据也并不支持美联储提前实施加息。以本世纪初的互联网危机为例,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联储推出一系列降息政策,直到2004年开始加息,周期为3年;而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较互联网危机程度更深、危害更大,美联储也将其基准利率降至几乎为零,因此,该机构的本轮加息周期料将较3年更久,年内加息也就失去了可能性。

  再从加息时点的经济大背景看,2004年6月美联储开始加息时,美国的CPI是3.3%,经济增长率是4%,失业率为5.6%。而美国经济目前的相应数据却分别为1%、3.2%和9%,年内接近2004年加息时的数据水平仅存理论上的可能。

  当然,作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经济的“后危机”走势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性。美国媒体指出,在坚持货币政策年内保持宽松的同时,背负巨大市场压力的美联储,还需同时关注市场担忧的通胀风险和美国经济现存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在其中某一点难以支撑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灵活把握货币政策“方向盘”。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