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财政收入高增长是否意味高税负

2011年02月14日 11:1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问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更是突破了8万亿元。应该说,财政收入增长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财政充沛了,政府提供的相关公共服务才能更好、更完善。但是,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不少人担心,政府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意味着税负水平将节节攀高。这种担心成立吗?应该如何看待财政收入高增长?

  ——上海万源路 章思海

  答:大家感到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快,多是基于一种现实的直感。依据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感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1.3%,GDP比上年增长10.3%,单纯从数字上看前者要比后者高出11%。但其实GDP增长率是考虑了物价上涨、产业均衡等因素后加权平均的结果。如果按照GDP总额直接计算,GDP实际增长了16.9%,两者的差距就只有4.4个百分点。

  2、感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居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3%,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4.9%。但财政收入增长是实际数,而居民、农民收入增长是统计数,所以,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感觉的那么大。

  3、感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于物价上涨速度。2010年我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但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只有18%。

  4、感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于自身生活支出的增长速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到住房、医疗费用、饮食、日用品、教育、交通等方面支出增长快,这主要与支出结构和社会保障等有关。

  应该说,我国财政收入多年来快速增长是实情,但是,并不能由此得出我国财政收入过高的定论。一般而言,决定财政收入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一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它对财政收入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作用;二是生产技术水平,即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应该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技术的进步。财政收入增速快正是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快速增长的体现。从总量上看,我国当前财政收入也是正常合理的。

  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财政预算外收入进入预算内收入的数额加大、速度加快。这一因素可能使财政收入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

  二是土地出让金所得列入财政收入。2007年之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金所得并未列入财政收入。现在这部分收入作为地方政府基金纳入预算管理,使财政收入增速至少提高了2—3个百分点。

  三是GDP构成中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要高于整体GDP的增长。我国税收主体税种的流转税都来源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占GDP比重的增长相应地带动了流转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这一因素可能使财政收入增速提高近1个百分点。

  四是进口环节税收的大量增长。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抑制了出口而相应增加了进口。2010年,我国进口环节的税收占比在15%左右,增速高达36%,其对整体税收增速贡献约为5个百分点。可以说,进口环节税是导致税收增速超过GDP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多年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低状态的一种恢复性增长。

  考虑到上述具体因素,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在预期范围内的。

  有人质疑,我国财政收入高增长是否说明我国税负过高了。其实,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看,这一观点站不住脚。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为8308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为73202亿元,分别占GDP总值的20.87%与18.39%。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数据计算,世界上51个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6%,其中,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3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数据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人们担心财政收入高增长引发高税负的真正原因,并不单纯是税收的问题,而是与百姓生活和消费相关的一些客观现实问题,例如,基尼系数超过0.4的警戒线,近一段时间出现的物价上涨等。这些说明我国存在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与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公共服务的滞后更增强了人们没有得到实惠的预期。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财政资金更有效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谭建立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