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报告显示:食品价涨感受最强 稳定物价需更有效

2011年06月12日 14:3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周交付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的“关于本市稳定物价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 近期本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然呈逐步上升态势,稳定物价任务艰巨。

  食品类涨幅最大

  据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国生介绍,今年1-3月本市CPI同比分别上涨4.3%、4.7%和4.7%,4月份更创下了5.1%的新高。

  本轮物价上涨中,主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今年1-4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明显高于其他消费品价格涨幅,居民的感受也最强烈。居民问卷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对当前价格水平“过高”和“偏高”感受最强烈的是食品,其次是医疗保健和居住。

  物价上涨加大了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专题调研对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88.7%的受访者反映日常消费支出增加。

  涨价压力持续

  受输入型通胀、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影响,国内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物价上涨的压力将持续。

  专题调研对居民的问卷调查也显示,63.4%的受访者感到近期物价涨幅“较大”,24.5%感到涨幅“很大”;而预期未来一年物价“上涨”的占受访人数的69.3%。

  增强“有效调控”

  专题调研对居民的问卷调查还显示,68%受访者认为调控措施使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或一定程度的遏制”;66.3%的受访者对政府稳定物价“有或较有信心”,但物价调整的针对性、有效性依然有待增强。

  以最受居民关注的菜价调控为例,专题调研发现,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比较分散,交易方式相对低端;层层批发、摊贩经营的流通模式也是农产品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而“农超对接”、“农标对接”等降低流通成本的新模式,数量规模覆盖面都相对有限。

  为此,专题调研提出,畅通主副食品流通渠道是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前提,要从主副食品的批发、配送、零售各个环节整体考虑,充分发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生产、带动流通、稳定价格的作用,降低流通成本;要重视菜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体现公益性。(记者 姚丽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