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河南叶县一公路收费站被指制约发展 取消存难题

2011年07月11日 16: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河南叶县一公路收费站被指制约发展取消存难题
过往车辆与收费站时常发生纠纷。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平顶山7月11日电(记者 杨大勇)河南撤销了二级公路还贷性收费站后,一些经营性收费站保存下来,而今这类收费站取消的呼声再次高涨起来。记者在河南叶县曹庄收费站等采访时发现,经营性收费站通行车辆和收费站的矛盾频发,许多群众认为,这类收费站已经不合时宜,已经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撤销的时候了。而这些收费站则认为,他们的经营合同未到期,不能说取消就取消,要取消的话应给予补偿。对此,记者到河南各地进行了调查。

  车辆和收费站冲突不断 群众呼吁取消

  车辆闯岗、不交通行费、围堵收费站……诸多矛盾和冲突,在经营性收费站不断发生,不仅给车辆通行带来不便,甚至矛盾升级。收费站附近的群众,以及过往车辆的司机大都认为,这类收费站该撤销了。

  7月6日,记者在河南叶县曹庄收费南站看到,通行车辆的车主和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不断发生口角,收费站通行道不断被堵塞,还有的车主和收费站工作人员正发生争执。该站站长介绍,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过往的车辆不愿缴纳通行费,矛盾经常发生。

  在现场维持秩序的民警告诉记者,他们是协助维护收费站秩序,制止扰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秩序的行为。由于目前收费环境不好,通行车辆经常和收费站发生矛盾。

  现场一位姓张的女司机说,他是往各乡镇摊点送牛奶的,一天要从这过6趟,就是要缴纳60元的通行费。她家就在这附近住,家门口有个收费站,出门就要缴钱,实在是太不方便,这样的收费站早该取消了。

  一位从此经过的司机说,这样的收费站已经影响了周围群众的出行,出门就要缴纳通行费已经不合时宜,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但影响群众的出行,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是取消这类收费站的时候了。

  记者在叶县采访时发现,取消这类经营性收费站的呼声不仅仅在民间,而且当地官方也有这类声音。该县县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收费站的确已经影响了百姓的出行,他们也希望取消这些收费站。

  经营合同未到期 如取消应给予补偿

  对取消经营性收费站的呼声,一些收费站的经营者表示,他们的经营合同未到期,是在履行合同,他们收费是合法的,目前没有得到取消的经营收费站的消息,即便是取消,由于合同没到期,当地有关部门应给予补偿,不能说撤就撤。

  平顶山路劲许南路开发有限公司是叶县曹庄收费站的经营者,该公司的李洪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的公司是一家外资公司,是上世纪90年代招商引资过来的,和平顶山公路局签订了23年的经营合同,这个收费站是经营性收费站,还有近9年的经营权,他们是在履行合同,不能说撤就撤,要撤应给予补偿。

  李洪晋坦言,不否认收费站目前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也不能磨灭经营性收费站的历史贡献,曾经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收费站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但经营合同没到期,取消了,谁来保障他们的利益?

  李洪晋介绍,作为经营性收费站,是要盈利的。近几年收费环境很差,工作人员受打骂、收费站受围堵等经常发生,收费量减少。由于目前超载车辆较多,对路面损伤很大,他们修的路使用年限在10到15年,可几年就坏了,他们在修路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收费站是亏损的,不能盈利就干,亏损就不干了,无论盈亏,企业都应承担应有的责任。要解决经营性收费站的问题,必须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弊。

  经营性收费站不好管理 纯粹是履行合同

  对群众取消经营性收费站的呼声,以及收费站的苦衷,记者采访了公路收费管理部门,得到的答案是:他们没权利取消或保留经营性收费站,是在履行合同。

  平顶山市公路局的李娅琳介绍,叶县曹庄收费站属于经营性收费站,不在撤销范围。是平顶山公路局和一家外资企业签订23年得合作合同,合同没有到期,是在履行合同。由于该收费站所处的位置特殊,对周围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群众可能不满。

  该局办公室一位姓刘的副主任说,这类收费站管理起来很难,他们的人员大都撤离,只留几个人在那里管理。由于经营合同没到期,提前终止合同要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他们没权撤销,目前国家也没有取消的政策,纯粹是在履行合同。

  河南叶县曹庄收费站,是河南经营性收费站的缩影。据记者了解,河南这些经营性收费站面临的都是合同未到期,经营者继续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面对群众不绝于耳取消经营性收费站的呼声。那么,如何面对群众的呼声,而又不损害收费站经营者的利益?这是留给有关部门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