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三公”经费如何接受百姓监督?

2011年08月11日 11: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目前,中央部门2011年“三公”经费公开已接近尾声,但相关话题没有就此结束。“三公”经费究竟该如何接受百姓监督等热点问题的讨论还将继续。

  热点一:“三公”经费公开如何细化?

  2011年4月14日,科技部正式公布了2011年“三公”经费的预算总数,从此,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的大幕正式拉开,一张张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账单被逐一放置在聚光灯下。

  同样是公开,形式却不尽相同。在公开的“三公”经费账单中有的不过一个表格几行字,有的有长达千字的说明,针对形式各样的账单,社会各界议论不断,其中有一点共识逐渐形成,那就是普通百姓目前很难看懂的“三公”经费账单需要再细化。

  “三公”经费公开究竟该如何细化?对此,业内人士的说法众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三公”经费公开的细化与整个财政预算的细化一样,是系统的细化,涵盖诸多内容,应该包括口径、标准、格式等等的细化。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三公’经费公开的细化涉及很多内容,应该制定相关的细则,对公布的格式、细化的程度、说明的内容等都应详细规定,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要有预见的在公开的内容中回答老百姓心中最感兴趣、有疑问的内容。”

  “要对‘三公’内容制定统一的口径,比如哪些界定为公务出国,哪些不是,同时,还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统一的标准,比如公务出国的支出标准应该是什么,购置公车的支出标准是什么。”刘尚希还说。

  热点二:什么是“三公”经费的合理标准?

  伴随着一张张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账单的亮出,部门之间的比较也应运而生,就已公开的“三公”经费来说,不同部门之间差异颇大,其中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超过21亿元,成为各部门中最高的。

  毋庸置疑,“三公”经费是支持整个政府部门正常运转的必要经费,但“三公”经费绝不是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对各部门来说,人员数量不同,工作职能也不同,“三公”经费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其是否合理。

  “‘三公’经费不能单纯看绝对数字,评价‘三公’经费是否合理的标准与评价整个财政预算是否合理的标准一样,那就是看绩效,而所谓绩效,也就是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实事。”刘尚希说。

  相关专家表示,从预算的角度,绩效是一个较为复杂与系统的问题,绩效的核心讲究“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 价 结 果 有 反 馈 , 反 馈 结 果 有 应用”。近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从绩效的角度对包括中央部门在内一些预算编制部门进行相关指导。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副院长李燕指出,绩效是个相对专业的问题,要想全社会对“三公”经费是否合理作出判断,中介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担负职责的审计部门,例如具有公信力的专业机构,它们会对“三公”经费是否合理作出应有的评价。

  热点三:“三公”经费如何接受百姓监督?

  目前,中央部门2011年“三公”经费公开已接近尾声,北京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亮出其“三公”经费账单,作为推进我国财政预算公开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政府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已经正在逐步向一种常态化迈进。

  然而,无论是公开“三公”经费账单也好,看懂“三公”经费账单也好都不是最终的目的,整个预算公开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参与到对政府资金使用的监督中,从而有效提高其使用效率。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说“三公”经费的公开中,公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受理机制要得到充分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从政府部门到公众再到政府部门的信息循环机制,有效提高政府预算公开的实际效果。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说:“让百姓真正参与到‘三公’经费的监督中的确需要沟通的机制,这种机制包括人大和百姓之间的,包括各政府部门和百姓之间的等等,让老百姓有反映的渠道,还要通过法律保护老百姓的监督权。”

  “老百姓监督‘三公’还可以从执行的角度,也就是一些相关的规定已经制定出来,政府部门是不是贯彻执行,例如公车私用的问题,政府部门要以主动的心态去接受百姓的监督,香港的公务车就采用特殊的车牌号,随时接受百姓的监督。”李燕说。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中央部门未公布“三公”经费,对此人们拭目以待。

  记者 何雨欣 徐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