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8月经济数据即将公布 统计数据怎样“炼”成

2011年09月08日 10:15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天之后, 8月经济数据又将要出炉。其实,8月刚过,许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就已经在猜测上月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了。

  如今,CPI、GDP(国内生产总值)、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等专业的统计数据已经渐渐成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口头语。

  然而,每次统计数据一经公布,也或多或少会引起社会的疑惑。CPI数据为何与实际感受不一致?城镇居民挣的花的和统计数据为何常有偏差?

  感觉为何与数据有差距

  统计数据与居民的切身感受存在差距,这似乎是每次经济数据发布后诟病最多的话题。

  “主要通过采用平均数和大数原则进行计算的统计数据,肯定会与生活实际感受不同。”省统计局专家说,采集到的基本数据,一般会按照大数原则进行筛选,也就是把那些偏离基本范围比较大的数据剔除掉,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对价格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东西印象深刻,从而造成统计数据与实际感受不符。

  另外,对于统计方法选择的不同也会造成数据与感知不一致。他介绍说,比如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城镇和农村各几千户住户的上门调查,他们反映的是居民收入的总体状况和平均水平。

  假如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是企业高管,月薪1万元,小儿子在企业当工人,每月工资大约2000元,父母种地的年收入为2.4万元。那么,这个家庭的月平均收入就是3250元。

  “小儿子和父母的收入明显被‘拔高’了。”他解释,但大儿子又不可能把他的工资平均分配给弟弟和父母,同理,高收入的小部分人群也不可能把他们的收入重新分配给大部分低收入者,“所以总体的变化不可能均匀分布在每个个体身上。”

  像居民收入水平一样,很多统计数据取的是平均数,有相当多的市民没有达到平均水平,他们自然会感觉价格或者数字高于实际感受,在现有的统计方法和口径下,出现这样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房价为何不入CPI

  统计指标的科学性在于其口径范围的统一、规范和可比。该专家说,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个在一定国际范围(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公认的统计指标。

  “如果随意更改这些指标,统计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专家介绍说,如我国用于计算CPI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和各省调查总队分级确定,设置了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