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分钱额度信用卡有陷阱 未使用竟欠款500元

2013年01月17日 16:2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一分钱额度信用卡有陷阱未使用竟欠款500元

  信用卡:一分额度

  未使用:欠款五百

  一分钱额度信用卡有陷阱

  在银行办理的学生卡,4年后变成了信用卡,一次没用却欠银行500多元,碰上这样的事真让人觉得冤枉,更悲催的是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只有1分钱,而且因为欠缴年费,被纳入人民银行黑名单。网友“武汉麦客IQ博士”发出的微博引起广泛的关注,网友发出质疑,银行发行这样的信用卡是不是涉嫌“骗手续费”;也有网友调侃,终于知道1分钱有啥用了。

  焦点事件

  一张卡引来大麻烦

  博主小段说,2008年,还是大学生的他和同学去学校对面的银行办了张借记卡。办完之后,柜台人员跟他介绍了另一张卡:“现在有种学生卡,在外地的父母给你们打钱不用手续费的,很方便,很多学生都办了这个,你们要不要也办张?”于是,他和同学一起办了一张柜台人员所说的“学生卡”,但办完激活后一次都没有用过。2010年家里失窃,这张信用卡连同其他银行卡都被偷走了,小段向银行办理了挂失,没有补办新卡。今年1月9日,他意外地接到银行催缴欠费的电话。

  他觉得奇怪,自己一直在建行和交行申办信用卡,都办不下来,哪来的信用卡欠费呢?询问得知,原来是2008年入学时办的那张“学生卡”。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张卡就是信用卡,其透支额度为1分钱。

  两年年费,加上由此产生的滞纳金和罚息,一次没使用过的信用卡,小段需要为此支付500多元,并因此产生了“信用污点”。小段表示,银行当时并未告知是信用卡,只是说父母异地打款取款不需要手续费的学生卡,并且办卡的时候也没让自己提供任何资料。他认为,银行的做法就是“骗年费”。无独有偶,网友“苏果与法朵”也表示曾经被银行“害过”,办过透支1元的卡片。“是帮实习的同事完成任务办的,当时说是借记卡。结果去年通知说是信用卡,欠了几百元。怪不得后来申请过一次信用卡没通过。”

  工行、农行、中行等银行客服人员均表示,如果申办人收入证明不全但信用良好,银行就会发放1元甚至1分透支额度的信用卡。如果申请人不提交财力证明,还会发放零元额度的信用卡。

  网友调侃

  终于知道1分钱有啥用了

  网友狒狒_sleepy称:“咱还有张零额度的信用卡咧,说是先存钱再消费一定数额可以提高信用额度。”有大学生网友称,他们的校友卡,额度就是为零。网友“司徒九十一”调侃称:“小样,终于知道1分钱可以干吗了吧?”

  不能透支消费,银行为什么要发行这种信用卡呢?据一银行信用卡部相关人士透露,如果在银行申请信用卡,审核后发现不符合发卡条件,银行就可能先发一张额度在零至500元的低额度信用卡。根据规定,客户拿到这张卡要先存款再消费。如果在三个月中总共消费达到500元,银行就会自动将持卡人的信用额度调整为500元。此后持卡人继续消费并按时还款,透支额度将不断增加。零额度的信用卡主要是为了在拉住客户占领信用卡市场的同时,又防控透支风险。

  记者了解到,透支额度为1分钱的信用卡,一般可以享受一些优惠,如到指定影院刷卡购票打折、在指定商场及餐厅刷卡消费打折等,但必须先存钱进去才能消费,其实质相当于借记卡。当借记卡用,区别就是没有存款利息。如果每年刷不到指定次数或金额的话,还要被扣去少则几十元、多则百元年费。同时提取现金还要收取手续费。使用零额度信用卡的情况会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产生年费后如不及时还款,个人信用报告还会出现“污点”,影响以后的个人贷款申请。

  专家说法

  银行应充分告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信用卡并没有对透支的额度有硬性规定,即便是透支一分钱的信用卡,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存在的。但这个案例里面最大的问题是银行可能在办这个卡的时候没有履行充分告知的义务,因为哪怕透支一分钱的信用卡可能也会有人愿意办,因为对持卡人提供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优惠措施。但银行在发卡的时候,并没告诉学生说这张卡是信用卡,而不是借记卡,同时也说这个信用卡有缴年费或者说每年必须先往里面存钱消费多少次才能免年费,银行在这方面可能有过失。

  记者手记

  “死卡”为圈地

  不仅是学生卡,住房公积金等也出现透支额度只有1分钱的联名信用卡。去年底河南濮阳市的王先生偶然查询个人征信记录,发现其名下竟有一张某国有商业银行和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联名信用卡。根据该行的说法,这张卡的实际额度只有一分钱。王先生说,他从未申请过这张卡,但这张信用卡却已在其名下默默“躺”了4年。

  在国外,这种额度极低的信用卡被称为“刺激型”信用卡,是银行向部分尚未达到审核标准,但有潜力的目标客户所发放的,是为了占据更大的信用卡市场份额,同时避免持卡人无法还款的风险。

  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商业银行之所以争相发行这种极低额度的信用卡,采取了“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竞争模式,目的无非是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虽然发卡量是上去了,但造成了大量的睡眠卡,也容易产生信用卡纠纷。从长远角度看,银行应改变这种竞争模式,向精细化的方向转变。

  本报记者 熊焱   罗朝婧

【编辑:李金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