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一波货币宽松潮来袭 退潮过后美元强势依旧

2013年06月17日 11:06 来源:半月谈网 参与互动(0)

  今年以来,多个国家采取降息措施,又一次将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推向高点。业界普遍认为,这次降息潮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货币宽松。在二季度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货币宽松政策有助于改善全球的流动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通胀压力,加剧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而在这波宽松潮之后,美元的世界货币霸主地位仍难以被撼动。

  日本领衔全球货币宽松潮

  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基本面仍呈弱势。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虽有好转迹象,但复苏势头较弱。全球通胀水平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低于预期,为各国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持续宽松货币政策。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认为,2008至2009年出现的第一轮大宽松,成功地避免了萧条与通缩,帮助全球经济从2009年中期开始复苏;第二轮大宽松从2011年底开始,2012年加快了步伐,全球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走出低谷;虽然撤出过度扩张的政策可能已经列入不少央行的日程,但近来由于侧重于其他考虑,现在更有可能迈入全球宽松周期的第三个阶段。

  与前两轮货币宽松政策由美欧领衔不同,日本成为引发此轮全球降息的首要角色。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同为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和美欧有着本质的区别。美联储把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政策条件,明确为失业率在6.5%以下,通货膨胀率要在2.5%以下。欧洲央行也把控制通胀作为主要政策目标。而日本货币政策的目标完全相反,它想在几年内把通货膨胀率推高到2%以上,从而摆脱长达十几年之久的通货紧缩。

  由于美国就业市场正在好转,因此美联储增加资产购买计划的概率小,正在为退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做准备。而日本短期内实现2%通胀目标的难度较大,其央行短期内很可能不会结束大规模购入日本国债。

  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进退维谷

  发达国家由于具有低资产价格的比较优势,宽松力度比新兴经济体更大。欧洲央行当前基准利率已经低至0.5%。澳大利亚作为发达经济体中高利率的代表也降息至2.75%。新兴经济体受到资产价格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相对有限。

  货币宽松导致的利差扩大可能诱发热钱流入新兴经济体,增加其货币调控的难度:如果降息,可以降低资金流入的压力,但会引发物价上行压力;如果不降,则有可能出现内部需求的不足、或是对外形成利差引发热钱入境,进而影响经济体的稳定。

  对于宏观经济尚处于弱复苏态势中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其货币政策再次陷入进退维谷的纠结境地。在“降还是不降”的抉择中,很多新兴经济体还是选择了降。5月以来,俄罗斯、印度、越南、波兰等国央行密集降息,折射出一些国家对货币竞争性贬值以及对出口下滑的担忧。此外,新兴经济体在短期应对过剩流动性涌入和通胀压力的同时,长期来看还需防范未来宽松政策退出时资本大举出逃可能带来的风险。

  退潮过后美元强势依旧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使美元一度大幅贬值,引发了人们对美元世界货币霸主地位的猜疑。然而,几年之后,美元的地位依然难以被撼动。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进一步采取放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的不断强化,对美元趋势性走强形成了有力支撑。

  虽然最早于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是把全球经济拖入泥潭的元凶,但是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却凭借其科技与能源的创新、超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的房地产市场复苏,以及资本市场繁荣所带动的财富效应,加速了经济复苏节奏。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预期领先全球成为一种必然。受此影响,美元趋势性走强将会受到持续支撑。

  与美国相比,欧元区内需仍然低迷。一方面,欧元区消费者信心仍处历史低位,失业率依旧在高位,仅仅靠经济体自身动力,难以启动内需;另一方面,如果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对于欧元区现有政策立场,德国认为“松有余”而其他国家认为“宽不足”的僵局就难以打破。由于欧元区的领头羊是德国,因此如果在9月德国大选中,主张解散欧元区的极端政党分散选票,可能打击欧元区继续推进一体化的信心。

  在这轮量化宽松中,人民币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汇率屡创新高。目前,我国正面临资本大进大出的风险。从长远看,解决之道在于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半月谈记者 任峰)

【编辑:黄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