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联计划明年7月前“招安”第三方支付

2013年08月23日 19:4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银联、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三方博弈,一直在进行。最新披露的消息说,银联正在督促各成员银行统一行动,首次明确了“招安”第三方支付的期限,要在2014年7月1日之前,将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全面迁移到银联网络。

  根据银联最新提出的《议案》,今年9月起,各成员银行就要停止向非金融支付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无卡取现、转账、代授权等银联卡业务。但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相关负责人觉得,市场上未必会有很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积极支持银联的举措。

  负责人:我本人觉得这个事情有点一厢情愿,并不是那么简单。中国区在这块市场已经相对比较开放了,而且现在银联的行政权利是在逐渐缩小的,银联有这样的期望,从企业角度来说当然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实际上我觉得市场上不会有太多的银行、机构对这件事情热心。会有一些银行、第三方买账,但是这种买账更多出于商业利益的角度,而不是出于行政的利益。

  业内分析,目前银联的主要收入仍是通道费用,但随着第三方支付迅速崛起,目前支付公司线上业务多数已不走银联通道,线下收单业务也可与银行直连,银联的通道作用被架空,盈利模式遭受冲击。而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来说,却可以避免银联雁过拔毛。

  事实上,去年底银联就曾发文要收编第三方,当时很多银行的态度并不积极。不过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澄认为,银行过去或明或暗支持第三方支付,但面对眼下互联网对它们的业务带来的冲击,未来很可能支持银联的收编。

  刘澄:银联是一种新型的支付垄断,我们现在很多银行受制于银联,不愿意看到银联一统江湖。所以过去很多的第三方支付,银行采取的多是或明或暗的支持态度。现在看反过来,只有第三方支付才是基于互联网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的互联网经营。现在银联很可能要跟现有的传统经济抱上团,共同的来防止第三方支付侵占未来的市场份额。

  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统一被中国银联收编?这样的情景能让第三方支付倒抽一口凉气。但记者采访到的第三方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不见得是坏事,对现在的市场格局不会形成重大冲击。

  负责人:会在一些细微的聚集点上有一些变化,但是对市场份额、市场格局和现在已经形成的市场状态,我觉得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冲击。

  据了解,目前已有并不占据主流地位的50多家非金融支付机构,接入银联网络。第三方支付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不仅不会造成现在网购成本的上升,还可能带动行业新一轮的降价和技术提升。

  负责人:我觉得银联在这个市场上不是最主要的话语权方,主要的话语权方可能会在支付宝、财富通这样一些机构里。现在这个行业还处在相对充分的竞争阶段,如果支付宝私自涨价,那它的市场份额一定会下降。银联想进入这个市场,其实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个好事。如果它很重视这件事,投了这么多资源,我相信它一定会把价格放到更合适的位置上,可能会带动整个行业新一轮的降价和新一轮技术的提升。

  对收编第三方支付,银联在《议案》中给出的理由是:非金融支付机构通过和商业银行直联,大量违规开展银联卡支付及其他业务,严重损害商业银行和银联的商业利益和品牌权益。部分非金融支付机构还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掌握的大量客户数据,快速向金融领域渗透,动摇了银行对客户的主导权,对传统银行业务逐步形成较大冲击。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澄表示,一定程度上,银联确实具有影响中央银行关于支付政策的能力。

  刘澄:银联一定会督促中央银行收紧,减少或者停止发放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另外,会和现有的商业银行合作,对第三方支付进行业务上的排挤,逐渐使第三方支付被迫在业务上更加依赖于传统的银行、银联业务。

  银联如果统一了第三方支付系统,在刘澄看来,其实是一个倒退。

  刘澄:在支付领域除了银联以外,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了支付功能。这样多元化的发展,对整个结算和支付的发展都是有利的。现在银联决定要统一第三方支付系统,我认为是一个倒退。这样就可能再回到过去,由一家来统领全局,不利于整个第三方支付的全面发展。

  有观点认为,C2C形式卖家众多、也比较零散,银行精力有限,第三方支付就很有存在的必要;B2C银行直接介入就可以。言下之意,第三方支付还是到C2C去发展。但刘澄觉得,这条路,走不通。

  刘澄:C2C确实有一些小业务国企银行忽视了,甚至把一定的市场有意识的委托给第三方支付来做,这是基于银行早期对互联网金融重要性的认识不清楚基础上进行的,而现在所有银行都意识到这是它未来的生命线,必须得占领。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