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央视曝光放贷黑幕:工行农行华夏浦发等串通中介造假(2)

2013年12月19日 21:16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为贷款业绩银行与中介“共舞”

  在北京,记者一共走访了8家银行。其中建a>设银行和广发银行称由于已经没有额度,住房抵押消费贷款暂停。招商银行个贷经理称他们对贷款人的资质审核并不十分严格。余下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天津银行5家银行,工作人员都劝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找中介帮忙。

  记者在多家贷款中介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他们与银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什么样的良好合作关系会让银行工作人员心甘情愿的被骗贷呢?在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贷款中介,业务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靠的是关系维护。

  与规模较小的中介不同,一些规模大的贷款中介和银行合作的方式更公开更直接。在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大型担保公司,记者看到,在客户洽谈区张贴着多家银行的名字,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在那里正在和贷款客户洽谈的是银行的贷款专员,银行之所以会上门来签贷款协议,是因为他们公司属于比较大的集团客户。

  有贷款中介在中间牵线搭桥,签贷款协议似乎快捷了很多。一位银行个贷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绝大部分抵押贷款都是与中介合作,虽然明明知道不少贷款都掺了假。

  记者调查:抵押骗贷已存在多年

  中介牵线,银行点头,客户拿钱。其中中介、银行和客户间的默契配合,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这条利益链其实已经存在多年,而且有着规避监管的办法。

  银行的一位个贷经理说,看上去是中介在冒风险帮客户骗贷,其实银行的工作人员一旦参与,就和中介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同样面临风险。由于现在银行监管越来越严格,他们经常要告诫中介和客户,千万不要把套现的钱直接转到自己的户头上,最好钱能多转一圈,先转到客户的亲友账户上。

  记者调查:房产中介也“兼职”骗贷

  红火的抵押贷款生意不仅吸引了担保公司这样的金融类别公司不断加入,就连房产中介也盯上了这个市场,记者发现,链家、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等较大的房产中介公司,如今都在旗下办起了自己的贷款中介,而且生意比一般贷款中介还要好。

  大的房产中介能把贷款中介的活干好其实并不奇怪,除了自身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以外,他们把手里的大量买房客户直接发展成了贷款客户群。在房屋中介的门店,房屋销售人员会亲自为购房资金不足的客户推荐抵押贷款。

  帮购房客户从银行获取抵押消费贷款,房产中介既可以收取买房佣金,又可以得到贷款中介费,可谓一举两得。尝到了甜头,房产中介就更卖力了,不仅可以帮客户做假收入证明、银行流水证明和假贷款用途,还可以凭借自身与房屋评估公司关系好,为客户争取更多贷款。

  把抵押的房子价格高评,就可以从银行多贷款,在房产中介的帮助下,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不仅可以贷到的钱,还可以贷到更多的钱用于违规投资买房,这在专家看来,不仅放大了贷款风险,而且也间接推高了房价。

  记者调查:骗来的贷款流向何处?

  在一家贷款中介,记者看到不少人前来咨询洽谈贷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贷款买投资房的。

  中介说,抵押贷款不仅用来投资买房,有些客户还用来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抵押贷款的年化利息一般是百分之七八,也就是说购买收益高于这个数的理财产品就会赚钱。一位中介工作人员主动向记者推荐了他们公司自己的高回报理财产品。

  什么理财产品会有这么高的收益呢,在记者的追问下,这位工作人员才说出实情,公司所谓的理财产品其实就是拿着客户的贷款去给别人垫资,垫资利息高达月息4%,说白了就是放高利贷。

  假合同骗真贷款风险几何?

  3年前大连的刘小姐利用抵押骗贷,从银行套现出50万元后,投入了炒股大军。没想到股票行情一天比一天差,三年间她已经赔了十多万元。

  刘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当年抵押贷款时,收入不够,找中介做了假,其实她的收入还不及月还款额的一半,所以股票这一赔,她除了节衣缩食,把工资用于还贷,不够部分还要用贷款去还款。眼看手里的贷款迅速蒸发,如果还不上贷款,自家的房子也会成为泡影。无奈中刘小姐想到了孤注一掷,再次贷款。

  疯狂背后:骗贷暗藏巨大金融风险

  刘小姐的经历是几十万的欠债,这还仅仅是个案,而对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来说,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存款金额已经超过100万亿。可以说,很多老百姓都把辛苦挣得钱存在了银行里,他们相信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保障储户财产安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银行责无旁贷。但是事实上,一些银行,却片面追求利益,置监管部门的监管条例、国家法律法规不顾,为中介机构牵线搭桥,骗得银行贷款。(央视记者朱江)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