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波避谈过剩产能"反复淘汰"政策缺口:主要靠市场调整

2014年03月24日 11: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董冠洋)针对“等量或减量置换”过剩产能或打开政策缺口的疑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未予直接回应,而是强调,政府在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定位是尽量减少行政性手段,主要依靠市场调整。

  近年来,中国一些行业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为此,中国政府下“硬任务”,要求仅在2014年就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

  苏波介绍,除了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今后几年不以任何名义备案新增的产能项目,官方还将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实施等量或者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实施减量置换。

  一家水泥企业在当日论坛上向苏波提出,“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的变相执行或打开一个“政策缺口”,致产能实际不降反增,原因是“(地方)把过去竞争当中已经逼停的落后生产线集中起来变(置换)成新的产能”。他并建议,“不能以规模来论,而应该以过去几年的(实际)产量”,以避免存在多年的反复淘汰问题。

  “等量替换是过渡性的措施,不是永久性的措施”,苏波回应,“我想在整个化解产能过剩当中,政府的定位要尽量地减少用行政性手段去压减过剩产能,而是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的环境,使优胜劣汰机制能够起作用,让市场根据企业的运行情况自动调节过剩产能”。

  “当然我们对产能调整总体的方案是转移一批、淘汰一批、升级一批、调整一批,我想水泥行业主要靠市场调节”,苏波强调,“已经形成的产能也是一种财富,不能简单地关闸”,转型升级、转移、重组一批,“最后才是淘汰一批”。

  不过,过去中国化解产能过剩几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有与会者提出,目前相关产业在土地、项目、环境等诸多方面与地方政府关系很大,只靠市场而没有政府作用或许会走向另一极端。

  “最终要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但在目前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要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苏波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