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国企利润关乎民生 增利还须真减费

2014年04月28日 09:4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国企的利润不仅仅属于企业本身,而是全民共同分享,纳入公共财政的大盘子,统筹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果国有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意味着百姓所能分享到的红利将大打折扣

    从近期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看,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一些央企往年动辄上亿元的“业务招待费”不见了,摇身一变挤进了“其它费用”;二是不少经营不善的国企在去年底都收到了“红包”,拿到了不菲的财政补贴。

    眼下,国企正面临一段艰难日子。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增幅下降,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3%。其中,中央企业4321.5亿元,同比增长5.1%;地方国有企业同比下降3.8%,情况并不太乐观。

    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幅放缓,地方国有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国有交通、钢铁、有色行业持续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既有经济增长放缓大背景的影响,也有国企自身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引发的阵痛。随着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以及经济质量逐步提升,国企一些行业的经营状况也将得到改善,阵痛终将过去。

    对国企来说,压力还不只是来自市场。今年中央财政预算明确,从2014年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第一类烟草企业,收取比例25%;第二类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资源型企业,收取比例20%;第三类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型企业,收取比例15%。据测算,央企红利征缴比例提高后,中央财政今年收取的国企红利,将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375.43亿元,增长36.1%。

    上缴红利比例提高,市场上不利因素增多,自身经营又出现困难,三重压力叠加使国企面临巨大考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和化解,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由于一些国企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过惯了“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吃不了市场上艰难打拼、激烈竞争的苦。市场好的时候,赚了钱大手大脚地花;市场不好的时候,亏了钱心安理得,向财政伸手要补贴。要这些企业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省下钱来增加利润,的确很难。

    国企的利润不仅仅属于企业本身,而是由全民共同分享,纳入公共财政的大盘子,统筹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有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意味着百姓所能分享到的红利将大打折扣。如果企业不是真减费用降成本,只是用“障眼法”糊弄公众,甚至还要靠政府补贴来弥补亏损,企业倒是“旱涝保收”了,但牺牲了广大百姓的利益。

    国企红利上缴有明确规定,管理费用和成本也不能是一本糊涂账。业务招待费用是多少,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是否存在超标浪费,都需要一笔笔记录在案,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监督。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今天在成本费用上“躲猫猫”,明天就很可能在利润上“打埋伏”,监管不力很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国企经营状况如何,并不是企业的内部事情,而是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企业的经营发展单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还不够,还需要政府制定规则,完善机制,加强监管。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