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原奶收购下跌超20% 鲁奶农卖牛止损1.5元/公斤

2014年10月27日 15:17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在泰安省庄镇一家合作社的养殖区里,奶牛存栏量不断下降。

  从去年全国性“奶荒”到如今的牛奶产量过剩,原奶收购市场仿佛在坐过山车,自今年2月至今,原奶收购价格已持续8个月下跌,下跌幅度超过20%。

  记者调查走访了山东两大牧区东营和泰安,对于当下行情,不少奶农和生产企业将矛头直接指向进口奶粉以及大量进口廉价奶粉的乳制品加工企业。

  本报记者 徐瀚云 高雯 见习记者 付连兴                     

  大型养殖场: 去年最高每公斤六块,今年四块八

  大地乳业公司是东营市规模较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养殖场可容纳万头奶牛。

  大地乳业公司的刘东告诉记者,今年原奶收购价从年初一降再降。去年大地日产鲜奶50吨左右,今年日产80吨。产量上来了,但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收购价却压下去了。目前均价在每公斤4块8毛钱左右,和去年最高每公斤6块钱左右的价格没法比。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显示,今年第39周牛奶价格3.62元/公斤,同比下降4.49%,环比下降0.28%。

  据了解,去年闹“奶荒”时,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为了抢奶源高价收购,有企业甚至将钱早早打进奶农账户,原奶收购价格水涨船高,一步步涨至巅峰时的每公斤6元。

  但今年原奶价格一直下滑,尽管双方有合同约定,不少乳制品加工企业不愿再按之前的协议价收购,于是就以指标不达标或其他原因减少收购量甚至拒收,而原奶保质期仅3天,奶企耗不起只好妥协。

  “如果对方压款,企业运转就会有困难,所以有公司和乳制品加工企业签订固定价格的合同,收购价格不随市场波动,但这样的企业去年就没能赶上那一波行情。除此之外,合同里还会定下一个保护收购价。”刘东解释道,保护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如果牛奶生产企业执行这个价格卖奶,损失会非常严重。

  目前大地乳业已暂时放弃了养殖产业园扩张计划。

  小牧场、散户: 饲料成本占七成,卖掉奶牛外出打工

  一位不愿具名的养殖场经理告诉记者,原奶成本价格一般是在3.5元/公斤,大型养殖场原奶售价尽管较去年下滑,但多在成本线以上,而一些小养殖户销售惨淡,甚至还被拒收。

  24日上午,记者来到泰安市省庄镇一家奶牛养殖合作社,存栏量曾达2000多头的饲养区内,奶牛分布稀疏。花费几十万元建造的挤奶厅大门紧闭。

  “从4月份开始原奶收购价一直下跌,近两个月跌得更厉害,周围很多奶农都不养了,存栏量一直下降。”合作社负责人米女士说,原奶收购价从4月份的每公斤4元下跌到现在每公斤2元,有的甚至跌到每公斤1.5元。

  “相对乳企,奶农没有话语权。原奶每天都在产出,奶企不收就只能倒掉,卖也赔钱,不卖更赔钱,无奈之下,一些奶农将奶牛卖掉出去打工了。”米女士说,合作社的成员每户养了三四十头,这半年已有近6成养殖户卖掉了奶牛。

  一位姓刘的养殖场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本收购价格在3.5元/公斤左右,剩余牛奶销售价格还不到3元,这意味着一吨原奶就亏损五六百元,至今已经亏损了几万元。“饲料占了养奶牛70%的成本,只好把部分奶牛卖掉来止损。”刘经理无奈地说。 

  广饶县一家奶牛场日产量10吨左右,如今乳企采购的原奶大幅下滑,公司剩余牛奶无处销售,只好以不到3块的价格送往潍坊的乳制品企业,由后者做“喷粉”处理,也就是把液体原奶加工成奶粉,等需要时再做成复原乳。

  上半年进口奶粉 同比多七成多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山东省乳制品总产量较2012年下降14%,2014年再度下降。今年1-6月份,全省累计液态奶产量109万吨,同比下降6.7%,仅6月份就下降23%,下降幅度高于国内奶业主产省区。

  “进口奶粉价格过低,是原奶收购价持续走低的原因之一。”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认为,部分乳制品加工企业会选择成本较低的进口奶粉制作成还原奶。

  据了解,今年1-6月,我国进口奶粉68万吨,同比增长75%。张志民说,加上现在又是北方养殖基地的产奶旺季,多种原因叠加起来就出现原奶过剩,收购价格走低。

  张志民认为,国内奶业产业链不够健全,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加上以常温奶、调制乳为主产品的市场结构,让进口奶粉制作还原奶有了进驻市场的条件,如果市场是以巴氏奶为主体,原奶就不会如此受到进口奶粉的冲击。

  人大代表金兰英: 呼吁政府收储原奶

  全国人大代表、泰安金兰奶牛养殖公司董事长金兰英的养殖场日产原奶约10吨,两个月前奶企开始限量收购,每天只收8吨,剩下的只能以1.5元每公斤的价格处理。

  金兰英建议,奶牛养殖基地要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拓宽原奶销售渠道,在与乳制品企业合作中拿到一定话语权。

  金兰英建议,政府部门能否出台类似肉类的“收储”措施,在价格过低时收储奶农的原奶,喷成奶粉保存,等价格高时再抛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奶农的利益。

  目前奶企提供的合同不少都是“霸王条款”。金兰英建议能有第三方定价机构参与,由利益相关方协商为原奶定价,保护奶农利益。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