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2015年01月15日 09: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 (记者 祝惠春)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将造20个城市群。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核实,20个城市群的消息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一项城市群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方创林表示:“应以国家相关部委正式公布出来为准,但是不会超出这20个。”他认为,有的研究提出建60、70个城市群,完全是瞎掰。

    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建20个城市群的说法他不认同,认为不靠谱。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应该有多少个城市群,哪些地方算城市群,因标准不同,认识不同,有不同意见,争议很大。城市群的形成需要客观条件,城市群不是规划出来的,也不是“画圈”能捏合的。城市群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尊重规律,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城市群发展要尊重规律

  城市群是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点和核心支点。目前国家正式认可的城市群有哪些?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点名的城市群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城市群等7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明确定位是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五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方创林表示,除公开点名的9大城市群外,其余都尚无国家的正式认可。

  城市群是指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如何形成?肖金成介绍,当城市与城市之间,产业更全,人气更旺,形成具有1-2小时的交通圈,形成都市圈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了明确界限,城市群就出现了。他认为,一个城市群至少具备3个 条件:一是有相当数量的城市;二是有1-2个大都市;三是相互之间借助发达的交通紧密联系。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规划一个城市,从无到有建设是可能的,但是“画圈”规划一个城市群是不现实的,将会付出很大代价,得不偿失,只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城市群一定是人口密度高、产业发达区域,是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主体形态。他认为,一些贫困地区谈大搞城市群,匪夷所思。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表示,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城市本身的结构和环境的容量,在没有很好的内部结构和各个环境相互协调的作用下,很难得到一个好的发展结果。他主张城市群的发展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方创林表示,目前一些地方有冲动发展城市群的“虚火”:“连城市群的概念都不清楚,就大搞规划,把城市群硬捏,是对发展的不负责任。”

  城市群应具有多个层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体系合理,让大都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再带动城乡。一方面,大都市通过良好的城市发展策略解决交通、环境与城市设施配套问题等“大城市病”问题,定位清晰化。清晰化定位以后,就可以将一些可转移的产业转移到周边中小城市,带动周边就业与消费,以此,人口自然会得到控制,这主要是借助市场的力量,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融入城市群后,区位劣势弱化,成本优势强化,迎来更多发展机会。因此说,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城市群的成熟阶段就是同城化、一体化。

  三大城市群的挑战和难点

  目前,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态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多数城市群其实只是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的“一群城市”。如何着力提升城市群质量,切实把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在全球化网络中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节点区域,是城市群发展的重大目标。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城市群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这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现在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和国际竞争压力在加大,需要调整优化转型升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长三角就流行“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去江苏乡镇企业抓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水平。这种人员交流把上海企业和江苏企业联系起来,因此,长三角城市群一路走过来,产业链长、经济一体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长三角市长联席会议很早就运行,在突破行政壁垒,交通互联互通方面做得比较好,是三大城市群中发育最成熟者。目前一是面临扩容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的突破;二是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型挑战。

  香江逶迤,珠三角城市群闪亮。因为属于广东一省,省内政府协调机制到位。珠三角城市群是最早发育的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四大经济特区,有三个在珠三角,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辐射效应大,县域经济发达。目前面临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挑战,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新一轮崛起,是珠三角城市群的挑战。

  日前,京津冀三省市政府、铁路总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河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促进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最晚,但是步子迈得快。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应运而生。京津冀21.6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既面临生态治理的共同难题,又各自面临个性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北京的城市病治理,河北产能压减带来的经济转型、人口就业问题,天津投资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等等,但是转型升级同时又是三地共同任务。从大气污染治理,到交通一体化,从生态文明建设,到产业协同发展,无不呼唤京津冀三地破除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好统筹、联动发展。方创林表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还没有出台,目前最大挑战是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统一协调机制真正落地。

  方创林认为,城市群协同发展,重点是推进6大一体化,即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城市群协调必须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建立跨城市的官方半官方行业协调组织,形成多元力量参与、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体现社会各阶层意志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建立城市群横向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也期待改革突破。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