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产经观察:做文化强国的主力军

2015年01月15日 16:2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2014年4月,首届中国读友读品节举办,海豚儿童书店开业;同一月份,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正式挂牌。

  “在阅读习惯不断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也要不断改变发展模式和营销模式,竭诚为读者服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樊希安说,“竭诚”就是要不断发现和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这是我们最初的动力。

  三联书店的做法见证着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发展导向。

  由中央文资办主编的《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4)》日前发布,报告对2013年我国国有文化企业整体运营状况和改革发展形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

  从报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企业的产出和利润实现了稳步增长,在做大企业实力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然而,文化企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与国际一流文化企业相比,我国国有文化企业依然呈现“散、弱、小”特征,依然面临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艰巨任务。

  正如数据所显示,骨干文化企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应深刻理解国有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控制力的重要意义,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发挥多重作用,它们不仅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中发挥基础作用,更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我们知道,文化产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经济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遵循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因此,国有文化企业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除了经济效益,文化产品还肩负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社会责任。

  经过多年发展,中央文化企业集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企业中的中央军、国家队,在我国文化格局中应具有战略地位。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从战略高度认识国有文化企业的战略意义,传统事业思维阻碍了企业做大做强。

  由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它影响着公民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事关社会风尚和发展导向。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一本好书、一张好报、一部好影视作品,可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精气神,相反,一些充斥色情、暴力、恐怖、血腥、颓废的文化产品,则会贻害社会。因此,作为国家文化产业支柱的国有文化企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为此,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坚持“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的导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决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和牺牲社会效益。

  首先,要处理好文化产品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要让文化产品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能给消费者以健康向上的引导和影响,又要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只有文化产品能真正打动和吸引消费者,才能占领文化消费市场。

  其次,要处理好迎合消费者和引领消费者的关系。要做先进文化传播的主力军,用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去引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用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去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当前,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全面实施,国有骨干文化企业要以此为契机,深化改革,勇于进取。要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国有骨干文化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创新水平,增强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要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引导文化资源要素向优势文化企业适度集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市场控制力强大的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业态向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和高产业关联度的新型高端文化服务业转型,支持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全面提升骨干文化企业的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

  (新闻观察员 李慧)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