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应对奶剩奶荒 中鼎牧业整合中小牧场促行业提质增效

2015年02月14日 08: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应对奶剩奶荒中鼎牧业整合中小牧场促行业提质增效
中鼎牧业示范基地
中鼎牧业托管的北京三农嘉华牧场

  中新网2月14日电(财经频道 曾会生)此前,多地出现奶农倒奶的现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中国奶业的发展方向和如何应对“奶剩”“奶荒”两种极端情况,成为奶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专家分析,中国散户养殖的现状导致成本控制难和牛奶质量缺乏保证等问题,在市场波动时,养殖户利益往往会受到很大冲击。中鼎牧业作为中小牧场的整合者,通过专业优势整合存量,提升牧场管理模式和养殖水平,降低成本并提高牛奶质量。

  数据显示,我国70%左右的牧场为千头以下的中小牧场。行业存在牛奶单产低、成本高、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技术指导和市场保障等问题。由于市场上低端奶源过剩,高端优质奶源短缺,导致“奶剩”“奶荒”交替出现。

  乳业专家宋亮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协会或者合作社把中小牧场联合起来。中国奶业需要管理、技术和资源优势的大型牧业管理公司承担起整合中小牧场的责任。

  “公司采取轻资产的牧场托管模式,整合目标市场城市周边的优质牧场。”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表示,凭借公司管理和技术优势,采用托管+改造的方式整合现有中小牧场资源、提升牧场生产品质和效益,实现存量奶源的转型升级。此外,公司作为大型加工企业和中小牧场主之间的桥梁,避免两者的直接冲突,达到“奶剩期”和“奶荒期”的平衡和调整。

  中鼎牧业2013年5月成立,是一家整合全产业链优势资源的专业牧业管理公司。孙国强介绍,对于经营效益差,管理落后的牧场,中鼎牧业采取整体托管的方式,与牧场主签订长期的托管合同,为期10年,获得牧场的日常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并对牧场进行小规模改造,将其改造成高产奶、高质量和高盈利的现代化牧场。

  据了解,中鼎牧业托管后的北京三农嘉华牧场,奶牛单产从最初不到20公斤提高到了28公斤。由于从饲草的源头控制、凭借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使牛奶品质更加有保证,全面提升牛奶和奶制品的品质。

  截至2月初,该公司已经整合管理32家牧场,奶牛存栏量达到2.5万头,是辐射华北地区最大的牧业管理公司。目前,中鼎牧业整合的牧场日均产鲜奶达到260吨,主要供给蒙牛、伊利、光明乳业和君乐宝等大客户。

  采取这种物业托管式管理的优势在于,所需资金少,只需要传统新建牧场的十分之一的初始资金,以现有运营的牧场为中心,周期短,盈利较快,而且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孙国强介绍,中鼎牧业接管的多数中小牧场在接管前都是亏损的,但托管后三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半年就能盈利。

  宋亮分析,中小牧场分散养殖,一方面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效益也存在瓶颈,所以在市场变动时,非常被动。采取牧业管理公司托管模式之后,由牧业公司集中管理牧场和奶源,品质和效益更有保证。他表示看好中鼎牧业这种模式,轻资产,盈利能力强、发展快。

  孙国强向中新网财经频道介绍,2014年公司收支基本持平略有盈余。公司计划到2015年年底整合的中小牧场达到100个,奶牛存栏量达到10万头,平均每周整合一个牧场,全年至少需要投入5亿元资金,盈利目标在3000万左右。由于发展模式被看好,现在已经多家机构资本争先进入。

  宋亮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牧场整合一定要稳步开展,由于涉及到养殖、管理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管控都要做好。(中新网财经频道)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