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东北打响“转型攻坚战” 图破“资源诅咒”

2016年05月04日 1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沈阳5月4日电 题:中国东北打响“转型攻坚战”图破“资源诅咒”

  中新社记者 朱明宇

  “建市初期,石油采掘和石油炼制,让黑烟冒在盘锦。现在走精细化工,进来的是原油,出来的是日用品。具体而言,就是以油气资源为依托,实现从卖原料到卖高端产品的转变。”谈起辽宁盘锦的今昔对比,该市一位官员如是说。

  辽宁盘锦是中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石化工业基地,从1970年开始累计生产原油4亿多吨,天然气830多亿立方米。1996年以后随着资源衰退,油气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使得经济收入、就业安置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城市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打破昔日“以油为大”的格局,形成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局面,盘锦如今正寻求一条发展新路。

  2014年,盘锦非油气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石化及精细化工、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塑料新材料和海洋工程与船舶修造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08亿元人民币。如今,该市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经济社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同盘锦一样,辽宁阜新等资源型城市亦已打响“转型攻坚战”,努力摆脱单纯靠卖资源发展的经济模式。

  被称为“煤电之城”的辽宁阜新,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能源基地之一,6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7亿多吨,发电3000多亿千瓦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当地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开始下滑。2001年,阜新成为中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

  据阜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阜新经济转型主要从两方面实现突破,一是从煤炭采掘城市向煤化工产业基地的转型,两家投资百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已入驻基地,百里煤田从此变身百里气田;二是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依托佛教文化、温泉、玛瑙等资源优势,建设国家养老示范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目前,阜新的煤电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仅占18%左右。当地一位主管工业的官员表示,内部能源结构比例下降了,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上去了,但仍属于传统产业,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

  作为中国的能源、重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经济是中国经济重要一极。东北经济如何成功“突围”,不仅攸关中国的再工业化进程,更牵涉中国经济整体走向,并在经济下行周期内,对宏观经济走向具有指向性意义。

  辽宁省盘锦、阜新等地转型的样本实践,是中国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谋求转型、图破“资源诅咒”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中国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达42座,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东北经济步入深度调整期,煤炭、石油价格连续走低,一些城市经济因资源枯竭而衰退。而由于对资源的长期依赖以及大型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人就业等问题,使得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为一个较长过程。

  2016年,中国官方下发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下大气力改变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的单一产品结构。

  研究者认为,已打响“转型攻坚战”的东北资源型城市,要通过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市场化改革和政策支持的“双护航”,东北才能涌现出更多成功探路转型的资源型城市,才能加速破解“资源诅咒”,真正踏入可持续发展新轨。(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