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商代表建言企业对外投资:要走出去 更要融进去

2017年07月14日 2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川商代表建言企业对外投资: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
    川商企业代表分享对外投资成功经验。 徐珍珍 摄

  中新网成都7月14日电 (杨珺 周夏)14日,“一带一路”建设者(川商)高级研讨会在成都举行。逾70名川商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分享走出去尤其是投资“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直面投资中的难点、痛点。

  开元集团是目前中国在境外产量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于2008年取得老挝甘蒙省钾镁盐矿探矿权,该企业在老挝开元矿业项目建成后钾肥总产量将达到每年300万吨。

  谈及企业“走出去”的历程,四川开元集团董事长赵思俭坦陈“有挑战”:当地基础设施落后,“一颗螺丝钉都要从国内带过去”;政策稳定性不足,“地方政府部门不认可国家规定的税收政策”;当地节日多、员工懒散。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融进去’。”赵思俭表示,为融入当地生活,开元集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修公路、引进自来水、捐助儿童上学等。通过培训,员工不仅不旷工,加班也能准时到岗。

  互惠互利的理念引起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亲华的共鸣。据了解,2014年上市后,成都天翔集团通过多次并购在全球迅速建立起横跨10国、具有18家分公司、270多个经销商的大型跨国集团。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邓亲华认为,“发展共赢”是川商企业“走出去”扎根所在国家的持久发展之道,“哪怕是收购,也是通过收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再把他们请进来。”

  邓亲华表示,他所收购的企业都为公司高管留有股份,“所以几次比较大的收购并购中,基本上所有高管、技术人员一个都没有流失。”同时,在当地拓展市场时一定会扶持本土企业一起成长,“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互利互惠”也意味着“优势互补”。据邓亲华透露,下一步天翔集团将积极开展境内外资源整合,将境外子公司产品、技术、销售渠道和国内成本优势、资本优势充分结合,在走出去的同时,将有利因素充分融合起来。

  “当然,不是走出去就能成功。”赵思俭说,“现在老挝还有三个钾肥厂,大概比我们提前10年在当地投资,但目前都还未真正实现收益。”赵思俭认为,企业走出去在自身层面需要做好两个方面准备,“一是自身战略确实需要走出去,二是自身专业能力能够走得出去。”(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