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中国治沙专家为世界输送“治沙经验”

2017年09月08日 16: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甘肃高台县加大风沙口治理力度,当地民众在黑泉镇西沙窝用麦草、秸秆埋置沙障。彭剑 摄  

  中新社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8日电 (记者 李爱平)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多名治沙专家为中外嘉宾演绎中国“治沙故事”,输送中国“治沙经验”。

  大会启幕至今,7日晚间召开的中国科技治沙边会成为关注度较高的会议之一,由于参会人数过多,主办方不得不临时增加椅子,准备的材料不足,只能临时“调集”。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李新荣团队的贾荣亮博士是本次报告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但他的观点却“并不年轻”。他的演讲题目是《长期生态学研究引领中国沙区的生态重建与恢复》。

  贾荣亮向与会嘉宾介绍“中国经验”时说,2015年官方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50%以上的可治理的沙化土地要得到有效治理。中科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站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沙漠研究治理生态站,60余年的长期生态学研究为沙化土地治理和沙区生态重建与恢复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解决了降水小于200毫米的干旱沙漠地区修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证实了类似区域生态自然恢复的可行性。

  作为中国治沙界的“代言人”,卢琦的发言不仅将此次中国科技治沙边会推入高潮,还在演讲结束后成为媒体“围堵”的重点对象。

  卢琦是中国林业科学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在当晚的演讲中对“荒漠化”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把中国治沙的成功经验精炼为“三大方针、四项原则、八条措施”,并藉此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由于观点新颖,不时博得现场掌声。

  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防治荒漠化合作,卢琦提出自己的思路并认为可以概括为“友好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作为大会东道国主办城市鄂尔多斯市的林业局局长,韩玉飞题为《荒漠化治理——鄂尔多斯模式》的演讲引起中外宾客的高度关注。

  韩玉飞在演讲中认为,鄂尔多斯模式包括库布其生态-经济模式、毛乌素沙地三圈治理模式和生态小流域综合集成的砒砂岩整治模式,提升了区域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衍生出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物高值利用等生态产业链,形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荒漠化治理模式。

  在韩玉飞看来,鄂尔多斯模式的治理成就主要体现在鄂尔多斯生态状况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走向全面逆转的重大历史性转变;鄂尔多斯珍稀及濒危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鄂尔多斯地区基本实现全民脱贫目标。(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