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品牌以极致寻求在国际市场“基业长青”

2017年12月11日 17: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2月11日电 如今的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个体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经济形式均走在了世界前列。世界五大手机生产厂商里,中国有三个。在欧美市场和印度市场,包括一加在内的中国手机品牌的渗透率直逼苹果三星。今年“双十一”再次刷新成交记录,影响力扩散到海外,已经取代黑色星期五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消费庆典……这些大大小小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中国正稳扎稳打向全球迈进,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的中国品牌寻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基业长青”。

  年轻品牌初露锋芒,电子消费类潜力巨大

  在“BrandZ™2016中国出海品牌30强”报告中显示,消费电子品牌和互联网驱动类别的品牌在30强榜单上占据了过半数的席位,国外消费者越来越将中国与创新数字设备联系在一起。在互联网时代,类似腾讯、一加手机等一些年轻的中国品牌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以稳、准、狠的市场策略触达、征服消费者,其竞争力和潜力都不容小觑。

中国品牌以极致寻求在国际市场“基业长青”
BrandZ™2016中国出海品牌30强”报告

  当中,以腾讯来讲,公司的海外扩张战略与游戏业务相关。继收购了Riot Games后,腾讯斥资86亿美元买下Supercell80%以上的股权,随后又入股知名游戏开发商Paradox。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16Q2季度财报中提到:“一系列的投资增加了腾讯在全球市场的上游拓展力度,同时让我们与全球数亿玩家更近一步”。如腾讯这类以互联网驱动的品牌在海外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针对消费电子行业,一加手机值得一提,其秉持“不将就”的品牌理念,一直坚持在产品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成立不久后,一加就被《纽约时报》评为“独角兽”明星创业公司,硅谷等科技圈的业内人士都对它赞赏有加。过去,鲜少听说有除了苹果之外的手机品牌在新品发布之际可以吸引消费者不惜熬上整宿来排队购买,而一加手机就做到了。11月16日,一加的全面屏旗舰手机一加5T在美国纽约正式发布,USA Today、CNET、AndroidAuthority、TechCrunch、英国《卫报》等知名媒体都给出了五星好评。

一加5T产品图
一加5T产品图

  这已经不是一加第一次引发海外市场的轰动。从2015年开始,一加在全球8个国家14个城市举行了pop-up活动,并吸引了当地用户大排长队,这成为了中国品牌出海一个备受大家关注的“一加现象”。目前阶段,中国品牌都在努力重塑世界对自身的认知。这些年轻品牌打入高端市场的经验为其他品牌发挥引领作用、提振民族品牌信心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一加5T海外排队购买现场
一加5T海外排队购买现场

  互联网消费品类的受众向来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因此,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提供的体验反馈都较为积极。但对于从事生产制造的品牌而言,海外扩张之路则没那么简单。一方面,参与并购并不意味着能够提高海外消费者的认知和好感。另一方面,这类品牌触及的受众范围更广,各国消费者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此外,产品的快速迭代、新消费时代下不断变化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电商的激烈竞争等因素都让国际市场的整体环境更加复杂。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品牌建设征程依然在路上。

  死磕精神换来产品的极致

  能够在海外取得成就的中国品牌,成功的关键都离不开多年来对产品研发的积累和投入。海尔在全球化布局初期就明确了坚持创立自主品牌、坚持用产品创新引领行业的目标。目前已是全球认知度最高的中国家电品牌,以接近100%的自主品牌比例实现海外市场的迅速扩张。而一加手机,则聚焦线上渠道,坚持只做顶级的安卓旗舰机,把所有精力放在打磨产品上,产出精品。至今,一加始终保持一年只出两款旗舰机的稳定节奏。在芬兰,一加与当地最大的运营商elisa携手,在2017年过去的连续10个月里,一加都保持单型号销量第一的佳绩,超过苹果、三星等传统巨头。这些中国制造品牌所秉承的理念,与索尼、苹果这类世界顶尖的公司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索尼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带着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和“永远要做第一个”的创新精神,把索尼从日本推向了全世界,让索尼成为了电器生产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

一加手机CEO刘作虎
一加手机CEO刘作虎

  参考上述品牌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无论环境怎么变,无论是为了在国际走海外扩张之路还是为了在国内迎上产业升级转型的大潮,品牌崛起的核心和关键都在于产品。

  这一理念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对中国大多数创新型企业而言,要实现品牌认知的差异化和突出性,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必定要把产品品质推向极致,用于产品生产的资源投放(包括科技创新研发、生产线的调配等)也应当更加聚焦。用两个字概括,则是“死磕”。时代会变,对创新和卓越的追求应始终不变。一家企业应把产品作为立身之本,敢于“死磕”、坚持“死磕”,才能真正立于世界强林,真正实现“基业长青”。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