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岛湖水基金”正式启动 将探索水源治理长效机制

2018年02月07日 1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千岛湖水基金”正式启动将探索水源治理长效机制
    图为“千岛湖水基金”启动仪式现场。供图

  中新网杭州2月7日电 (赵小燕)国内首支为重要水源地保护建立的基金“千岛湖水基金”6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基金首期发起资金1000万元,且引入了慈善信托架构,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民生人寿保险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万向信托作为受托人专注资金管理,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则作为保护项目涉及与科学顾问。

  未来,“千岛湖水基金”将致力于科学的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绿色消费帮助流域生态产业的发展,以探索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治理机制。

  “水基金”前传:一个水源地保护试点

  “水基金”模式此前已在杭州龙坞水库进行试点,亦由上述三方共同合作组建。

  始建于1971年的龙坞水库位于杭州黄湖镇青山村,为周边近4000人提供饮用水。但2014年一份水质监测报告显示,龙坞水库的29项检测指标中,总氮、总磷和溶解氧超标,水源地水质未达标,已被轻度污染。

  2015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TNC、万向信托一同努力,借鉴国际水基金的成功经验,推动农户委托水基金管理自己的竹林,每年可以获得不低于往年经济收益的补偿金。

  水基金通过集中管理龙坞水库水源地周围500多亩竹林,有效地控制水源地内竹林的农药、化肥使用,让竹林处于最好的水源涵养状态,有效改善了水质。

  同时,通过创建可持续发展机制,水基金帮助村民和环境友好产业的投资者,将收益最大化,保证了环保的健康可持续。2016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在这里建立了公众自然教育基地,每年约2000名访客和志愿者参与自然体验和公益活动。

  此后,中国最大传统手工艺保护组织也搬来了青山村,中国知名商业地产集团也在这里投资建设了生态环保度假酒店。青山村从水源保护开始,走出了一条以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度假和文创传统手工艺为支柱的乡村振兴道路。

  鉴于龙坞水库项目的成功经验,中国水源地保护慈善信托于2017年7月成立,这是国内首个针对中国境内水源地修复、生态环境保护设立的慈善信托。此次中国水源地保护慈善信托首先选择千岛湖流域,启动千岛湖水基金,进行龙坞模式的复制升级。

  “千岛湖水基金”:探索长效水源治理模式

  今天成立的千岛湖水基金是“中国水源地保护慈善信托”资助的首个项目,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水基金。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和建德市境内,是杭州等城市约1000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占杭州饮用水的至少50%。千岛湖水基金创新地引入了慈善信托架构,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深度发掘金融工具助力环保事业的巨大潜力,将整合企业、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资源,让环境治理、产业投资、业务合作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千岛湖水源的长效保护机制,并改变当前千岛湖流域农户的生产方式及环境意识。

  该基金首期发起资金为1000万元,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民生人寿保险公益基金会各出资500万元。

  据介绍,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民生人寿保险公益基金会作为千岛湖水基金发起人,将以决策委员的身份参与到共同决策中,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将重点开展科学保护方面的工作,而万向信托作为受托人专注资金管理。

  过去多年阿里巴巴在公益领域做了很多探索,按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说法,做公益慈善,应当用“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

  此次“千岛湖水基金”也正在探索商业理念助力公益,去解决“水源保护资金的可持续性”,在这一构架下,不仅可以接受捐赠,同时,也可以吸引影响力投资,从而拓展募资的范围。

  万向信托董事长肖峰介绍,有艺术家愿意将水资源保护的作品去参展,这种社会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有保护水源的感性认知,让更多人了解这件事,也是一种参与方式。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社会公益部总经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孙利军表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从2011年成立以来,在环境领域共投入超过3亿,携手近百家各地环保组织一起,在全国各地开展和推动水环境保护协同治理工作。我们也非常注重生态的力量,致力于推动多元主体一起参与环境保护。无论是水源地保护还是其它环保、公益领域,我们愿与中国的科学家、企业家、民间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开展多方合作,并且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支持中国经济的绿色化转型,用’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来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