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煤一钢”扭亏 河南国企改革平稳进“深水区”

2018年02月24日 10:29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三煤一钢”扭转亏损 百万职工直接受益

  河南国企改革平稳进入“深水区”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王佳宁

  对于国有工业企业底子颇厚的河南省来说,国企改革是利眼前且泽长远的“大工程”:

  2014年,河南省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2015年,顶层设计“1﹢N”政策体系;2016年,以“三煤一钢”改革为突破口,打响国企改革攻坚战;2017年3月,将国企改革引向纵深,由多点攻坚转向全面攻坚……

  “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是解决国有工业企业当前困难,促进国有工业企业焕发活力、重整旗鼓、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稳增长调结构的必由之路。”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如是说。

  在国企改革布局中,河南立足实际,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同时,对化解过剩产能、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点推进,使国企改革平稳进入“深水区”。

  经过努力,2017年河南省管企业,所有者权益和营业收入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13.7%和14.9%。以河南能源、平煤神马、郑州煤炭和安钢集团为代表的“三煤一钢”则一举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百万职工直接受益。

  解决企业“办社会”的“老大难”

  “现在,水、电、气、暖已经全部改好了,单说暖气我就特别满意。”近日,在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一职工生活区内,83岁的退休职工胡殿悦一脸喜悦。

  环顾室内“水、电、气、暖”管网重新改造铺设的两室一厅,胡殿悦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以前用余热蒸汽取暖,室内温度时高时低,现在由热力公司集中供暖,温度一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再也不用发愁了!”

  “衣食住行厂里管”,曾是国企加快发展,弥补政府和社会公共服务缺失的选择,也是国企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如今,随着城市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企发展遭遇挑战,延续了数十年的企业“办社会”成了“老大难”问题。

  安钢现有在岗职工2.4万人,而内退、退休职工却达到了2.5万余人,企业不仅承担职工家庭供暖,还承担着职工生活区、厂区周边农村及一些事业单位的供水、供电、供暖,及生活区的环卫、社区管理、过境道路维护等社会公共物业管理的职能,每年需承担1.1亿元的成本支出。

  “‘办社会’从‘抱在怀里’到‘压在背上’,不仅让企业无法全身心专注主业,参与市场竞争,还带来资源浪费、机构服务能力低下等问题。”安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说,对于国企来说,包袱太重的话,转型发展举步维艰。

  据河南省国资委测算,省属企业每年“办社会”职能支出在10亿元以上。

  “国企改革是一场‘硬仗’,必须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来攻,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是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前哨战’,可以使社会民生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为全面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打下牢固‘地基’。”河南省省长陈润儿表示。

  2016年,河南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主要涉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及物业(即“四供一业”)分离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医疗生育保险属地化管理等五项重点任务,明晰政府、企业、社会权责边界,让职能归位。

  “改革之后,我们每人负责300名退休职工的信息管理事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事。”在安阳殷都区钢五区社区,安钢离退休管理中心的贾巍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这个举措,不仅使社区管理科学高效,还让退休职工有了更强烈的“爱厂”情怀,归属感大大增强。

  甩掉“办社会包袱”后,企业“轻装上阵”。以安钢集团为例,2016年,安钢顺利突破经营下行局面,逆势上扬,次年盈利超20亿元。

  目前,河南省已全面完成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38.7万户的供电等“四供一业”全面完成改造移交;29.7万名退休人员基本信息资料全部移交街道和社区;52.1万人的医疗生育保险信息审核录入工作全部完成……

  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活力

  在河南国企改革深化攻坚阶段,如何进行体制改革成为企业的“重头戏”。

  “20世纪90年代,郑煤机的资产负债率超117%,职工工资拖欠8个月,10年的医药费无法报销,大量精干人员流失,如果不快速‘止血’,企业就真的完了……”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承尧回忆说。

  “河南国企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产权单一,一家独大’造成的‘大企业病’。”在河南省国资委主任李涛看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顽疾,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点突破口。

  内外压力之下,郑煤机迈出了混合所有制度改革步伐:2002年,该企业试水产权制度改革,从国有工厂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郑煤机完成股份制改造,形成国有、社会投资机构、核心员工持股的股权结构;2010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2年H股上市,市场化、现代化法人治理结构也不断推进……

  凭借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巨大活力,郑煤机在破产边缘一跃而起,从2000年企业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到2012年的120亿元。

  制度改革不破不立。在产权改革的同时,郑煤机掀翻“大锅饭”,打破“职工能进不能出、工资能涨不能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新三铁”,实行分配制度、干部制度、用工制度市场化及职业经理人制度,为国有企业输入“新鲜血液”。

  一大批有能力的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1985年出生的郑煤机职工张幸福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张幸福当上了分厂的副厂长。

  “我们单位能者上,庸者下,关键就是要保持学习的心态。能力上不过关,你升职就过不了关。”张幸福说。

  “成功的改革路子让公司彻底‘活’了过来。”焦承尧说。2017年上半年,郑煤机实现净利润1.76亿元,是前两年利润之和的3.7倍,可谓一招“混改”棋,发展满盘活。

  目前,包括郑煤机在内的8家国有企业正在强力推进所有制改革。

  如今,通过多点推进,扎实改革,河南国企各项指标明显回暖,改革红利充分迸发——2017年,河南省管企业营业收入4268.4亿元,同比增长14.9%;盈利134.9亿元,同比增利153.3亿元。

【编辑:刘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