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存款准备金率或将下调 未来仍有降准空间

2018年06月22日 19:30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22日电 (薛宇飞)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底至今,中国至少连续13次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专家认为,此次定向降准或将于近期实施,未来,降准仍有空间。

  准备金率或迎来第14次下调 定向降准支持小微企业

  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

  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五项措施,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鼓励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银行增设社区、小微支行。

  中信证券认为,6月份以来,央行通过加大逆回购和MLF操作量提供了较大规模的短期和中长期资金支持,但年中时点资金需求旺盛,且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缺口依然存在,通过定向降准的方式可显著改善流动性环境。

  对于此次降准何时能实施,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刘可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此次结构性宽松措施大概率将在短期内落地,体现出国务院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去杠杆对小微企业的冲击,继续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定向降准之后,距离政策正式出台往往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

  其实,从2011年底开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开始缓慢下调。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梳理央行数据发现,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12月5日至今,央行至少连续13次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加上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定向降准,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下调次数或将达到14次。

  2011年12月5日起,央行下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2年2月24日、2012年5月18日又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2014年,央行相继两次定向降准,对“三农”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较大的银行获得了更多的流动性。

  之后,降准措施择机实施,或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或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一同运用。统计显示,这14次降准,包括了4次全面降准、6次定向降准、4次全面+定向降准。

  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定向降准均要求银行对“三农”和小微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如,自2015年9月6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邓海清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备受中国政府的重视,经过多次的定向降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准备金率依旧偏高 降准措施或继续

  经过十余次的全面和定向降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高位回落。据Wind数据统计,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2011年11月的21.5%降至2018年5月的16%,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19.5%降至14%,均实现了5.5个百分点的下调。

  但与历史数据对比,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不低。Wind数据显示,1985年1月至1998年2月,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10%升至13%;1998年3月至2007年1月之间,存款准备金率降至不足10%,其中有3年多时间里,仅为6%;从2007年2月开始,存款准备金率开始迅速攀升,至2011年6月,达到了多年来的历史最高值,即21.5%;从2011年12月起,降准措施接连实施,准备金率开始下调,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存款准备金率自2007年起迅速攀升,与外汇占款有很大关系。交通银行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由于之前外汇占款较大,投放的基础货币也较多,为锁定商业银行流动性,央行就通过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同时,存款准备金还发挥着防范金融风险、避免出现恶性挤兑的作用。

  但随着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准备金率面临着调整。邓海清称,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同时,通胀风险基本消除,这为进一步降准提供了可能。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主要依靠中短期货币政策工具,但这些工具难以给商业银行提供长期资金,且成本较高,通过降准,则可以为银行提供长期且低成本的流动性。

  邓海清认为,准备金率还会进一步降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应当是跟随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政策。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持续降准’应当是光明正大的。”他说。

  邓海清称,未来,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都有可能出现,通过定向降准,能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周昆平则表示,现在的准备金率依旧偏高,降准措施仍会出台,并逐步替代中短期货币工具。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近日发表的2018年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指出,在金融市场风险得到有效缓释的同时,银行资本充足度和准备金也将面临明显约束,中国也应适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税负担,畅通利率传导机制。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时间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必然的。(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李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