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金融开放政策连连落地

2018年07月14日 17:11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创新中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金融开放政策连连落地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 (记者王明月 马文静)“我们非常看好中国新一轮的金融开放,其实这几年已经开放了很多,比如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现在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可开设100%的外资私募管理公司,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展了。”来自翼迪投资亚洲企业发展主管穆索隆表示,随着中国金融业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他们将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表示,要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等重大措施的落地。这一轮金融开放被认为是中国金融开放2.0,在此背景下,我们“入世”时担心的“狼”还会来吗?

  中国金融开放2.0 政策连连“落地生根”

  7月10日,“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公布,对国家此前宣布的开放措施作了具体展开,比如“取消在沪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支持外国银行在沪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7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近期批准约旦阿拉伯银行筹建上海分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筹建深圳分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支行升格为分行,批准彰化商业银行在内地的子行开业、国泰世华商业银行在内地的子行开业。

  “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在博鳌论坛上,习近平就落实新一轮开放措施时表示。从博鳌论坛金融开放信号的释放到一系列重磅开放政策的连连落地,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

  “这次开放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金融开放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认为,此次将金融机构的准入和业务范围大幅放开,可视为我国2001年“入世”以来的新阶段。“比如对外资银行基本上实现了国民待遇,原来经营人民币业务很困难,现在这块都已经放开了。”张承惠表示。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钟伟认为,中国入世后很好地履行了承诺,但是在金融领域有所欠缺,比如在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的地域、业务范围和股比限制等方面。“不过,最近开始提速,并制定了时间表。央行很少提时间表,这是一个信号。”钟伟表示。

  “狼”不会来 金融开放的大门需继续开

  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曾经流行一句话,叫“狼来了”,因为人们担心国外企业的进入将对民族产业带来致命打击。然而十七年后,中国反而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金融开放和金融体系稳定,并没有本质上的关系。”钟伟认为,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并不决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否,关键问题是从危机当中的恢复能力如何,市场是如何发现问题并且纠错的。

  “风险是可控的。”张承惠表示,在过去,由于监管的缺位或越位,形成了一些金融风险。“我相信未来可以通过加强和外资金融机构母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比如和国外监管部门签订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等方式,更好地控制风险。”张承惠认为。

  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也表示,开放的风险性并不是很大,关键是如何在这么大的政策体系下建立法律细则,虽然对外资的比例放开了,但是对于外资的资格条件审查则会有详细的细则。“像当初进入WTO的时候说的,狼来了,这个不会。”刘晓春说。

  前一轮开放虽然引进了外资,但是有所不足,比如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升反降。“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与贸易的开放程度还有距离,需要补上这一课,需要继续开大门。”钟伟表示,日本明治维新到现在已经大概300多年了,依旧在开放,中国对外开放才40年,继续开放是毫无疑问的。

  “改革开放即是内部的要求,也是外部的冲击,是我们化挑战为动力的一种倒逼。”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周昆平认为,在当前背景下,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适应新常态的需要,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传统机构需转型 金融科技“出海”未来可期

  可以预测的是,在“鲶鱼效应”下,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无疑会提升金融市场的竞争效率和国际化水平。面对金融业新一轮的开放,国内金融机构真的准备好了吗?

  “从短期的角度来说,外资金融机构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他们的风控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是值得中资金融机构学习的;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外资金融机构熟悉了中国的业务之后,一定会对国内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冲击。”张承惠认为。

  除了时间长短上有差别外,不同业务板块受到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刘晓春指出,在常规业务上,中资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不大,但是在一些创新业务上,竞争会比较激烈。

  “由于很多国内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往往承担多重职能,还富有部分政策性职能,在经营活动自主权方面还受到相当大的约束,中资金融机构一定要加快转型。”张承惠强调。

  “在金融领域,合作会大于竞争。”周昆平认为。同时,他表示国内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金融业“走出去”是一个机遇,不过出海后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可能会面临来自当地金融监管方面的挑战。“机会是有的,但是到后续的发展一定要规范。”周昆平建议到。

  据蚂蚁金服国际事业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新一轮的金融开放背景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将中国的成功经验推向了金融基础服务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促进了当地普惠金融的发展,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

【编辑:杨维思】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