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中国消费动力稳固 为经济增底气

2018年08月11日 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7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资料图为成都在建中的468米最高建筑。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经济观察)中国消费动力稳固 为经济增底气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 周锐)相较于依赖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外贸和增速有着一定下行压力的投资,表现稳健的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拉动力,而消费升级的态势也让外界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充满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官方针对消费领域的短板连续发力,一方面通过提高供给的“质”和“量”,助推消费升级态势;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者对国内市场信心,避免“购买力”外流态势的延续。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从中国经济“半年报”中可见一斑。2018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了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2018年二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引起市场一些关注。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就此指出,这主要还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比如进口汽车关税下调的政策预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现持币待购情绪。从数据来看,5月份、6月份当月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下降了1%和7%,“如果扣除掉汽车类商品零售短期因素影响,实际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份增速达到了10%左右,6月份接近11%”。

  刘宇南还指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中国消费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

  除了数据上的分析,中国消费的稳定性在多个领域也给市场以直观的印象。

  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文化娱乐市场十分火爆。

  同期,全国电影票房320.3亿元,观影人次达到9.01亿,分别增长17.8%和15.3%。马拉松等体育消费势头非常强劲,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不断增加。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说,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预计2018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将近1万亿元。

  刘宇南也坦言中国消费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比如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一部分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提升有所制约,“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我们也有一个初步判断,收入对消费的支撑作用也有所减弱”。

  除了收入“支撑力”减弱的风险,购买力“外流”也是中国提振国内消费所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消费,“海淘”的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在高端医疗等一些服务领域,中国民众海外消费数量较大。

  刘宇南表示,“购买力”外流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居民对高品质、高端产品和服务需求旺盛,而国内市场暂时无法满足民众所需。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和服务信心不足。

  对于上述短板和挑战,刘宇南表示,未来中国将多方面发力予以解决。

  从供给来讲,要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质量。积极推动国内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能够展示中国优质形象的品牌和企业。

  从质量来说,要加快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质量标准和后评价体系。此外,还要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民众日常生活十分相关的重点消费品,构建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完)

【编辑:周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