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中国声谷”: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

2018年08月22日 15: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中国声谷”: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声谷体验中心展示大厅。资料图

  中新网合肥8月22日电(记者 张俊)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的应用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记者日前走进安徽合肥“中国声谷”,探访自然语言理解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认知智能,这其中就包括自然语言理解。“在业界,自然语言理解也被称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宗成庆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声谷体验中心展示的人工智能应用及产品。资料图
中国声谷体验中心展示的人工智能应用及产品。资料图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基础扎实

  “所谓自然语言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语言,我们希望未来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能够理解人写的东西,能够听懂人所说的话,能够知道人的想法。”宗成庆表示,目前,包括机器翻译、人机对话、文本数据挖掘等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热门的研究领域。

  宗成庆告诉记者,在自然语言理解这个领域,中国与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国际领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自然语言理解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研究上,中国与国际上的起步是同期的;另一方面,近年来,浓厚的科研气氛和环境也为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学术界和企业界,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在现在这样的技术水平上,一步一步做下去,我相信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宗成庆充满信心。

  小语种翻译技术为经济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语音翻译机等产品已经开始应用。而小语种翻译却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使用人群比较少,语言研究的资源匮乏。作为中国小语种翻译技术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宗成庆认为加强对小语种理解和翻译技术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宗成庆表示,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如果连语言障碍也突破不了,那么在经济贸易、文化、旅游和体育等方面的交流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语言的理解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到现在为止,从技术上还没有最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它改进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尤其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翻译三个基本的要求是‘信达雅’,我个人认为现在机器翻译的水平基本上在‘信’的层次上。”宗成庆说,翻译并不是词和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多时候是涉及到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语言处理是非常朝阳的产业。宗成庆认为,一方面要跟随世界潮流,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另外一方面,要脚踏实地,立足于企业,锁定一个方向领域,清楚地认识到技术的上限能到什么样的水平,而不是忽悠现在根本达不到的状态。

  智能写作技术发展需要发挥集体智慧

  中国声谷作为中国唯一定位于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基地,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展产业生态。今年6月30日,中国智能写作产业联盟成立,包括中国声谷、科大讯飞和金山软件等17家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基地及企业成为中国智能写作产业联盟首批理事单位。

  “国内形成智能写作产业联盟,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在谈到联盟发展时,宗成庆表示,因为很多时候学术研究和企业只能解决单方面问题,大家齐心协力,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大。

  宗成庆认为,产业要发展一定是产学研结合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只要规则定好,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利益互惠的问题,这样就能发挥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集体的智慧。”

中国声谷粒子空间举行”互联网+创业“专题交流会。资料图
中国声谷粒子空间举行”互联网+创业“专题交流会。资料图

  “中国声谷”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中国声谷”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是中国首个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工信部旗下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合肥已经跻身国内人工智能的“五强”城市。工信部一所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张熠天介绍,目前,安徽通过打造“中国声谷”,产业配套的完备性与创新性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在工信部开展的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项目申报工作中,安徽创新项目数量仅次于广东和北京,全国排名第三。

  安徽先后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从2017到2020年,安徽每年出2亿元,合肥市每年出6亿元,支持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推广。

  “‘中国声谷’有很多配套政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宗成庆认为,安徽合肥有中国科学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这样优秀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这里有优秀的人才和专家,也有优秀的成果,如果能够在“中国声谷”发挥作用,我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于我个人和团队来讲,我很愿意将合适的项目带到‘中国声谷’落地。”宗成庆说。

  目前,“中国声谷”与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已建立合作关系,下一步将就产业的核心技术开发、技术孵化转化、产品应用开发等项目进行深入合作,以寻求建立产学研互通平台。(完)

【编辑:叶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