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国际化进程更进一步 “入摩”之后又“入富”

2018年09月27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上海某证券营业厅外,市民隔着玻璃查看显示屏。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7日电 (汪青)继“入摩”之后,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分类为次级新兴市场。而在前一日(26日),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的纳入因子直接从5%提升到20%。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充分说明了外资对于A股市场的看好,且被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后,有望为A股带来千亿元资金流入。

  资料显示,在2015年5月26日,富时罗素启动将中国A股纳入富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的过渡计划,为A股设计了相应的临时过渡指数。不过由于外资顺利流入和流出以及交割结算制度存缺陷,A股于2017年9月首次闯关失败。而在中国证监会公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五项举措,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提升A股在MSCI指数中比重的背景下,A股最终闯关成功。

  基于此,A股成功纳入到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富时罗素国际指数这两个主要的国际指数,这意味着A股已经正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员。

  值得一提的是,抢在富时罗素指数纳入之前,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的纳入因子直接从5%提升到20%,充分说明了外资对A股市场的看好。

  对于MSCI建议提高A股纳入权重的原因,诺亚研究工作坊高级研究员姜奇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9月21日,A股全市场的滚动市盈率为14.5倍,市净率为1.6倍,如果从1990年以来A股经理的5轮熊市看,这个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第二低的位置。外资投资者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估值水平是他们看中的核心因素。从沪港通来看,在今年以来A股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北上资金的净买入高达2300亿人民币。目前外资和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比例基本相当,均超过6%。

  姜奇甲认为,从增量资金的角度看,一定是利好。但目前压制市场的主要因素还是在情绪面,包括对于内外部宏观经济的担忧。尽管存在着一定的过度反应,但从历史上看,这种情绪,或者风险偏好的修复是需要时间的。这次的“入富”以及MSCI加大A股纳入权重的预期都有助于情绪面的改善,但还是会有一个过程。

  “对于外资来说,配置A股成为一种必须的操作。这也说明A股在大幅下挫之后,已经具备了比较大的投资价值。外资在比较了中外股市的估值之后,A股的投资价值是比较突出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现在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纳入比例仅为5%,未来会逐步提高纳入比例,直至100%纳入。

  申万宏源研报显示,根据2017年12月31日的测算,全球有超过1.7万亿美元资产根据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FTSEGEIS)配置,其中有1.4万亿资产通过指数挂钩投资产品被动投资。假设按照0.8%的权重初步纳入A股,则富时罗素将带来潜在1000亿左右资金,其中被动资金规模约800亿左右。A股如纳入富时指数,预计给A股带来的短期资金规模与纳入MSCI相当。如不考虑额度限制条件下,FTSE全球纳入A股指数的权重可能达到2.94%,潜在增量资金可能达到3500亿左右。

  “根据我与外资金融机构交流的情况,外资决定是否投资A股,一是是看A股的国际化程度,有没有加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二是看A股的开放程度,资金进出通道是否通畅,三是看A股股票的投资价值。今年以来,外资持续流入A股资金量超过2300亿元,累计持有A股超过12000亿元,说明外资对A股整体投资价值看好。”杨德龙对记者表示。

  对于外资持续看好A股的内在逻辑,恒天财富研究院认为。A股作为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配置价值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经济在未来仍然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这会使得外资更加看重A股的配置价值。此外,经过了前期大幅下跌之后,现在A股的各个主要指数估值已经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估值跌到了历史底部,而和国外市场相比,现在A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明显。

  “而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是全球最大的两家指数公司,他们纳入A股会使得其他指数竞相追逐将A股纳入。”众禄基金资产配置研究院表示,随着外资的不断流入,也将不断影响市场的参与者结构,使得中国股市逐渐向美国以机构投资者方向转化,最终会令的市场的投资风格、市场波动率都向美国等发达市场靠近。(完)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