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报告:2018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上升至6.65

2018年11月29日 19: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11月29日电 (汪青)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得益于经济平稳增长、养老金支出水平提高以及社会对养老事业关注的提升,使得居民对未来退休生活的信心继续呈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指数为6.65,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9008万人,其中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5%;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

  而随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快速向老年型转变。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加重了社会抚养负担,给社会财富创造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为科学系统地了解人们对未来退休生活的准备状态,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应运而生。

  报告显示,居民对退休后的财务的收入能力有较强的信心,普遍对退休生活持有信心,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此外,受访者对未来几代人退休生活的预期趋于积极。相比2017年认为退休生活会“更好”的受访者比例上升了10%,认为“更差”的比例下降了1%。整体而言,5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的退休情况会好转,26%的受访者认为会保持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退休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在物质水平更为丰富的条件下,人们希望采取更加缓和地进入退休的方式,向退休过渡的方式渐趋灵活。

  相较于已退休的居民,未退休居民会选择调整工作方式等进入退休,从而为退休作好更充足的准备。但在从工作到退休的过渡上,人们普遍还是存在一定心理落差。随着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逐渐清晰和开始实施的临近,受访者预期的退休年龄也在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退休计划完善度、退休储蓄充分度和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等与被访者的主观认识和主观行为“挂钩”的指标贡献了指数增加值的大部分;而在退休责任意识、财务规划水平以及财务问题理解能力等与受访者的客观表现和金融素养更为关联的指标上,提升并不明显。这表明中国居民对退休规划的主观认识有所提升,但在财务问题理解等客观能力的提升方面尚待加强。

  在中国各省份的排名中,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其受访者的退休准备指数反而排在前列。

  对此,报告认为,国内外退休准备指数的排名出现的和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似乎“相反”的现象,可能与行为经济学中的“参照依赖”有关,表现为在构成退休准备指数的3个主观问题的得分上,与各国或地区养老保障的绝对水平关系不大,而与受访者对未来的预期关系紧密,而处于相对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未来的退休状况会变好,因而表现出退休准备指数也较高。(完)

【编辑:李玉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