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首台拖拉机到AG600“千里眼”“洛阳造”刷新记忆  

2018年12月13日 14: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从首台拖拉机到AG600“千里眼”“洛阳造”刷新记忆  
    一系列的人才计划,为洛阳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韩章云 摄

  (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从首台拖拉机到AG600“千里眼”“洛阳造”刷新记忆

  中新网洛阳12月13日电 题:从首台拖拉机到AG600“千里眼”“洛阳造”刷新记忆

  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九百多年前,史学家司马光发出如是感慨。

  拥有5000年文明史、4000年城市史、1500年建都史,坐落在黄河之滨的洛阳,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古与今,洛阳都在历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等众多的“第一”。

图为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韩章云 摄
图为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韩章云 摄

  改革开放前的“洛阳造”就已闻名全国。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称,当时,中国工业看“两阳”(洛阳与沈阳),这样的骄傲业绩深深烙在那一代人的心中。

  时光荏苒,今朝的古都洛阳,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早已凭借着“洛阳造”华丽变身。

  “洛阳造”撬开市场大门

  作为工业根基雄厚的老工业城市,洛阳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0多家,其中央(省)企49家,是全国拥有央企最多的地级市。洛阳国有经济占经济总量的43.3%,其中国有企业达337家。

  如此之多的央企、国企,是洛阳经济的支柱,但也存在制度死板、创新不足的问题,制约企业发展。

  洛阳一名企业人士曾举过一例:在涧西区一家国有企业,生产设备上的小配件坏了,也要层层审批统一采购。“几颗螺丝钉闲置一条生产线,一根电线杆阻挡一个大项目”,这样的怪现象在改革前的洛阳不算孤例。

  改革势在必行。

  从哪里撬开改革的突破口?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将国企改革作为重头戏,制定了三批分步实施方案:对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采取“多元重组、走人改门”的办法推进股权重组,明晰产权关系;对小微型国企,采取产权转让、职工入股等方式,引入非国有经济主体,打造混合所有制企业;对扭亏无望的企业“破产重组、关门走人”。

  经历过改革的阵痛后,洛阳决策者们决定用“洛阳造”撬开市场的大门。

资料图: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 孟庆梅 摄
资料图: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 孟庆梅 摄

  158个“洛阳支座”撑起港珠澳大桥,“洛阳连接器”为“复兴号”动车组构筑“安全线”,“洛阳创新”为C919国产大型客机编制“铁甲衣”……“十三五”以来,老工业基地洛阳已将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化、电子信息、旅游业五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10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圆满成功。为这架可“上天入海”的两栖飞机提供搜索中能够显示信号的利器——搜索分系统显示控制器(相当于搜索“千里眼”)就是“洛阳造”。

  在以矿山机械研制闻名海内外的中信重工,阮宗田、阮鑫是出了名的父子俩。退休的老阮在公司干了一辈子,亲身经历了这家老国企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艰难转型的全过程。如今,小阮已经是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他带领团队不断研发新型特种机器人,使中信重工登上了国内特种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高地。

  阮家父子的经历,是中信重工浴火重生的生动写照。而洛阳市积极培育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六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的新高地。

  “洛阳造”深耕国际市场

  在占领国内市场后,“洛阳造”开始深耕国际市场。

  2017年4月1日,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正式挂牌。规划面积26.66平方公里的河南自贸实验区洛阳片区是河南自贸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块不折不扣的“改革创新试验田”。

  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洛阳在世界贸易领域不断扩展自己的“朋友圈”。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对外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允许区内境内企业使用外币结算、支持跨境投融资业务……6大类50项200个改革试点任务一一落地,极大地促进了投资贸易便利化。

  如今“洛阳造”犹如点点繁星,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熠熠生辉。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项目,助力当地成功产出高标号汽油;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第一长隧”,建成通车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

  洛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洛阳市进出口总值为133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占比近一半,进出口达62.7亿元。

  目前,洛阳片区已有企业2000余家,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19家,省部级106家,市级研发中心236家,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居全国先进水平,高速铁路、载人航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神舟系列飞船、珠港澳大桥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工程中都有洛阳片区企业的身影。

资料图: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彭先兆团队成功研制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扫频激光OCT眼科成像仪。 孟庆梅 摄
资料图: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彭先兆团队成功研制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扫频激光OCT眼科成像仪。 孟庆梅 摄

  靠人才带动 “洛阳造”华丽转身

  “洛阳造”华丽转身背后,是官方创新人才的引入机制。

  一流团队来洛创业最高资助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获50%“兜底”、成果转化收益至少七成奖励个人……2017年年初,洛阳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配套出台了46项政策文件,以打通人才成长通道,集中释放人才红利。

  近日,记者在走访东方日升(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时,太阳能电池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线上机械臂挥舞,涂装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因为高质量人才的引进,研发了新技术,这家企业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提高了0.1个百分点,达到行业领先的20.15%。

  “别小看这0.1个百分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点滴差距事关企业存亡。”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时下,这家企业工艺创新和升级有了新底气——他们的河南省新能源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被列为洛阳市拟培育的省级创新平台。

  人才的引进,高效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使洛阳新增创新主体1142家,新增创新平台396个,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增速位居河南前列。

  如今,“河洛英才计划”团队的创新成果正逐步进入收获期。

  田克恭团队研发的国内首个纯病毒样颗粒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上市;邢新会团队的科研项目在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喜获金奖;彭先兆团队研制的新一代扫频激光OCT眼科成像仪首台样机下线……人才的第一资源优势在洛阳日益显现。

  “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洛阳造”正在扛起这个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梁。(完)

【编辑:房家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