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对PPI阶段性下行不必过于焦虑

2019年02月21日 07:46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林火灿

  当前PPI的阶段性下行,并非是由于货币供应或流动性不足带来的,而是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引发的,其带来的影响总体上集中在工业领域。PPI虽然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现阶段其变化的背后很大程度上缘自政策性因素,并不能作为判断工业运行状况的唯一依据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P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跌幅较上月略收窄0.4个百分点。

  自2018年7月份以来,PPI同比涨幅呈现逐月收窄下行态势。今年1月份0.1%的同比涨幅创下了近29个月以来的新低,比2018年全年同比涨幅收窄3.4个百分点,比2017年全年涨幅收窄6.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受上游大宗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PPI处于下行通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内外需求走弱压力较大,流通领域中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工业生产出现明显放缓。今年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跌0.1%,近29个月以来首次跌到负值。未来几个月,受工业需求减弱、生产放缓等因素持续影响,PPI同比由涨转跌并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下跌状态,是大概率事件。

  从理论上说,PPI同比跌入负值,意味着工业企业的盈利空间受价格回落因素影响而收窄,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出现亏损。这将影响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也容易给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不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不必对PPI同比跌入负值过于焦虑。

  一方面,当前PPI的阶段性变化,并非由于货币供应或流动性不足所致,而是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引发的,这种阶段性变化带来的影响总体上集中在工业领域。从近几年情况看,即便经历了连续50多个月的PPI同比负增长,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从未改变。

  另一方面,PPI虽然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现阶段其变化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性因素影响,并不能作为判断工业运行状况的唯一依据。2016年9月份以来,PPI同比实现由负转正,背后既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输入性因素,也有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不断优化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上游原材料行业被动去库存、去产能,也带动了原材料价格回升,进而带动了PPI同比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情况下,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涨反跌,导致PPI同比由涨转跌,这可能会使部分上游行业企业的盈利压力加大,甚至会动摇个别企业对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心。

  不过,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最近一两年,PPI同比虽然持续上涨,但工业企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上游行业。中下游行业承受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但产品出厂价格并未明显“水涨船高”,企业盈利状况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如今,随着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回落,将会缓解中下游行业企业的成本压力,有利于改善其盈利状况,进而激发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当然,也应该看到,PPI同比负增长的持续时间如果过长,可能会影响市场预期和信心。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背景下,如果物价问题应对不好,可能会带来就业问题,并引发其他风险隐患。因此,当前仍应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强化逆周期调节,改善供求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编辑:李玉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