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庆油田机器人巡检“护田” 实现“无人值守”解用工荒

2019年05月16日 1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长庆油田机器人巡检“护田”实现“无人值守”解用工荒
    长庆油田工作人员调试智能巡检机器人。 张鹏飞 摄

  中新网兰州5月16日电 (高展 张鹏飞)在长庆西峰油田西二联合站,一台高1米左右,红、白相间,带有4个轮子的机器人正沿着巡检路线缓缓移动,并不时停下,对着设备仪表进行拍摄,这是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在推进数字化管理、无人值守站建设后,首次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展站库巡检工作。

  第二采油厂樊家川作业区副经理刘小林介绍说,智能化巡检机器人以电池四轮驱动,配置360度智能日夜视摄像头,装载有气体检测仪、拾音器,搭配了先进的传感和避障模块,实现了声、光、气三项巡检数据收集和各类风险的预警。同时,能够适应油气田的各种恶劣环境和天气,可在零下30摄氏度至60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以及风沙、暴雨、气体泄漏等恶劣条件下按程序和指令作业。

智能巡检机器人逐一仔细地检查站库设备仪表读数。 张鹏飞 摄
智能巡检机器人逐一仔细地检查站库设备仪表读数。 张鹏飞 摄

  智能化巡检机器人通过集成高清视频监控、红外热成像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等探测设备,结合智能声光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机器人自动巡检、远程遥控,读取现场设备运行参数,实时上传巡检视频、报警信息等。刘小林说,“最终达到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降低站内人工巡检频次及安全风险,提高站库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目前西二联站库在职员工36人,分为5个巡检班组,每2小时进行一次人工巡检,工作劳动强度较大。项目组按照人工巡检模式将西二联划分为5个机器人巡检功能区,共设计巡检点位230个,巡检路线长达3.2公里,覆盖了全站设备设施的日常巡检任务,节约站库用工4-6人。

长庆采油二厂樊家川作业区岭三转无人值守站。 张鹏飞 摄
长庆采油二厂樊家川作业区岭三转无人值守站。 张鹏飞 摄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面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井多人少,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从2017年开始,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大力推进数字化管理、大幅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将智能化建设和油田发展深度融合,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全面加快智能化油田建设步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用工紧缺,资源开发成本高与精细管理降本增效等矛盾。

  近日,在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生产调控中心,当班人员突然发现西峰采油三区西八增缓冲罐压力出现异常报警,并迅速通知作业区,维护人员经过现场确认发现法兰垫子刺漏,并进行及时有效处置,前后用时仅20分钟就恢复了正常生产。

  西峰采油三区副经理刘正飞说:“在推行智能油田建设之前,班站日常生产情况主要靠每两小时人工巡检,遇到类似问题,先要通知相关人员,然后再进行逐个排查,耗时大约三四个小时,出现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

  “以前增压点需要6个人值守,每天除了正常的巡检外,还要计量、取样、维护设备等,劳动强度非常大。”刘正飞说:“如今西峰采油三区的五座站库已实现无人值守,生产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工艺参数和重点要害设备可以实时远程监控,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减轻了劳动强度,管理成本和安全风险均大幅度降低。”

中心站智能化监控平台。 张鹏飞 摄
中心站智能化监控平台。 张鹏飞 摄

  据了解,该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前端设备和在用系统,建立两个中心(数据中心、智能调控中心)、三大智能环境(智能油水井诊断与优化系统、智能生产调度系统、智能站库),覆盖全厂单井管理、生产运行、资料管理、安全环保监控等生产领域,通过智能诊断分析、工作流引擎、消息推送、监控报警等手段实现单井智能诊断、工作流程闭环化管理、数据质检及资料自动录入等功能,大幅降低一线技术人员及资料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运行管理效率。

  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绍平说:“通过推进智能油田建设,实现了安全环保可控,设备装置的平稳运行,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运行成本的大幅下降。”(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