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义乌出台采购商人才新政:买房有补贴 签证开绿灯

义乌出台采购商人才新政:买房有补贴 签证开绿灯

2020年02月22日 16:5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义乌出台采购商人才新政:买房有补贴签证开绿灯
    采购商和经营户排队进入义乌国际商贸城 奚金燕 摄

  中新网义乌2月22日电(记者 奚金燕)买房有补贴、签证开绿灯、授信增额度、建采购商大厦……22日记者获悉,义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采购商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给常驻在义乌的上万名境内外采购商送来了一份节后“大礼包”,共涉及政务服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三大方面的17条举措,以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打造采购商人才高地,加速助推义乌向第六代市场转型。

  记者了解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二区已于18日开市,三区、四区、五区将于2月24日开市。随着数以万计的人流回归,这座“世界超市”正逐渐“复苏”。

义乌市场每个入口配备有红外线测温仪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 奚金燕 摄
义乌市场每个入口配备有红外线测温仪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 奚金燕 摄

  “采购商是义乌发展的宝贵重要资源,可以说是商贸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他们也应该享受到和高层次人才同等的待遇。”义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采购商人才政策,既是为了留人、留心,更是以十足的诚意希望广纳全球采购商来义乌做生意。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义乌的采购商群体数量庞大,包括2900多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5万名常驻义乌的境内外客商、2万余家外贸服务企业、12.09万家批发零售企业、15.63万户电商主体,以及55万人次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

  相比之前推出的人才政策,此次出台的新政针对义乌采购商特性,打破学历、资历、职称等限制,以经济和社会效益贡献度为基准,根据采购额、企业信用等6项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对常驻义乌从事商品采购的境内外企业和个人,分别评出金牌、银牌、一般三个等级采购商,配套不同层次的政策(一般采购商享受普惠政策)。

开市后,义乌市场经营户忙着货品,迎接全球采购商 奚金燕 摄
开市后,义乌市场经营户忙着货品,迎接全球采购商 奚金燕 摄

  新政规定,评价工作将每年开展1次,其中境内采购商以企业(注册地在义乌)为单位进行评价,境外采购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评价,分进口(转口)企业、出口企业、电商企业、内贸企业和外籍客商5大类型。试行第一年,将参照义乌工业企业50强,评出金牌、银牌采购商共50家。

  为了让采购商和商贸人才真正扎根义乌,新政明确,将探索采购商人才出入境改革,金牌采购商可优先推荐申办在华永久居留许可,银牌采购商可推荐申办5年工作类居留许可,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同申请。银牌及以上采购商可申请换发1年多次、停留期限不超过180日的贸易签证。

  在购房和子女入学政策上,采购商也少了后顾之忧。其中,金牌、银牌采购商可分别享受40万元、30万元购房补助,下步还将探索建立境外采购商购房信贷体系;金牌、银牌采购商子女入学将分别参照I类、Ⅱ类人才子女标准,给予优先安排或入学补助等优惠政策。

开市后,义乌市场经营户忙着整理订单,联系发货 奚金燕 摄
开市后,义乌市场经营户忙着整理订单,联系发货 奚金燕 摄

  在办公和仓储方面,义乌计划设立采购商大厦,集中优质供应商提供集成服务,形成集聚效应;义乌国有仓储项目、保税仓库等优质仓储资源优先向银牌及以上采购商倾斜,并在租金、见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给予相应补助。

  同时,建立总规模1亿元的进口产业增信基金,为从事进口业务银牌及以上采购商提供最高200万元的授信额度。支持大学生在义从事贸易领域自主创业,最高可提供50万元小额担保贴息贷款。

  此外,将人才绿卡服务覆盖至金牌采购商,享受住宿、就医、出行、参展等全方位服务;将采购商服务中心向各大市场延伸布局,免费向银牌及以上采购商开放商务接待、市场导购、翻译、餐饮休闲等“一揽子”服务。

  下步,义乌还将构建采购商“服务通”平台,将采购商服务纳入96150、义网通办等服务体系,更好解决采购商在义生活所需;在市场周边或轻轨站点旁建设以租赁为主的商贸人才社区,银牌及以上采购商可优先入住,着力打造商贸人才的聚集地、交流地、学习地。(完)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