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受疫情影响招聘由线下转为线上 “云招聘”效果几何

受疫情影响招聘由线下转为线上 “云招聘”效果几何

2020年04月09日 06:22 来源:法制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受疫情影响多数用人单位招聘由线下转为线上 记者调查

  “云招聘”从天而降效果几何

  ● 疫情防控期间,“云招聘”避免了人群聚集,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能够瞬时将招聘双方的需求进行匹配、对接,招聘的整体成本也更低

  ● “云招聘”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通过程序设置能够提高一般性信息的筛选,但会遗失求职者的部分个人特质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某些岗位上非常重要。并且,简历筛选中标准信息的设置,可能会放大某些歧视性要求的危害

  ● “云招聘”只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招聘手段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切实满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多方协作推动“云招聘”可持续发展

  对话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张丽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   范 围

  《法制日报》记者                 赵 丽

  平台承担监督责任

  提高信息审查能力

  记者:“云招聘”越来越红火。智联招聘3月9日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显示,与上一周相比,企业的招聘职位数环比上涨17.82%,求职者简历投递量的环比增速为39.04%。线上招聘突破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毕业生更多选择,但一些用人单位反映,这种方式也存在精准性差、招聘双方难以全面了解等不足。

  张丽云: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当中,要实现雇主和准雇员的有效对接,双方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筛查能力,筛查能力越高,时间成本越低。而信息筛查能力相对较低的企业在网上招聘时就会面临较高的时间成本,很难较快达到自己的预期。

  因此,首先,要保证雇员和雇主提交并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其次,雇主在发布招聘信息时,要尽可能细化招聘条件,求职者在进行关键词搜索时就可以更快找到所需求的职位,也能有效过滤无用的信息。再次,从雇主招聘的角度来讲,雇员在提交个人的应聘信息时,也要尽可能准确,包括对工作、岗位和公司类型的期望等。线下的纸质版简历与网上填写的应聘要求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从真实、准确性出发,降低信息筛查的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范围:网络招聘并不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招聘环节,也并非没有缺陷,比如信息不真实的问题等,这些可能是招聘中难以避免的。

  网络招聘平台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提高信息审查:一是通过公开的渠道对求职者信息的真实性搜集、比对等;二是通过平台的培训、宣传,提高单位和求职者双方的诚信意识。平台作为市场交易主体,在信息搜集方面仍然要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劳动者的个人隐私。

  记者:还有部分受访高校反映,目前“云招聘”平台功能单一,招聘管理系统只能提供简历存储、按条件筛选等服务,现阶段无法实现招聘全流程的管控。若开放使用平台的后续功能,需要承担较高费用,若重新购买系统,数据迁移和购买成本更高。

  张丽云:如何让交易模式更有效率,交易成本更低?我的建议有三点。

  第一,这个行业需要有自律机制,并且要扩大自律的范围。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讲,未来,所有进入这个领域的会员单位或者是从事相关职业的,都必须加入相关自律公约中,形成契约约束。一旦违背自律的行规,业内可以降低对其的评价,有关部门也会对其进行责罚,契约方可能也会让其承担一定责任。

  第二,在法律层面,所有提供相应上述服务平台的组织,要核实、完善所有的招聘及应聘信息。要对雇主进行专业化的询问,比如学历、专业、年龄、外貌特征、实践背景等要求,使其提交的信息更准确、更完整、更有效。同样要指导雇员准确填写自己的应聘信息。平台要对雇主和雇员都进行专业指导和服务。

  第三,平台要精准了解雇主和雇员双方的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实现技术对接和信息推送。比如,经过筛选认为,该雇主的招聘需求正好符合某3个人,那么平台就要把该雇主的信息推送给这3位雇员,同样也可以把符合雇主需求的应聘者信息推送给雇主单位。这样会大大降低在网络招聘过程中信息筛查的成本。

  记者:在调查中,有受访者表示,部分社会招聘平台管理不严,虚假信息泛滥,甚至有一些招聘者要求先交保证金才能投简历。“云招聘”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失实隐患。

  去年10月24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多家互联网招聘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互联网招聘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发布,明确招聘信息要实时监测筛查,对虚假广告、虚假信息以及其他涉嫌违法违规的信息进行屏蔽、删除;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账号采取警告、临时封禁等必要措施。

  张丽云:《互联网招聘行业自律公约》实际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对于净化市场是非常有价值的。这种自律机制和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法律可以综合运用,实现市场化的监督,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范围:一是网络招聘平台要承担相应的监督责任,对于平台出现的违规信息导致单位或者劳动者的损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偿和行政责任;二是市场监管等部门应该建立网络适时监察机制,派驻网络监察员,要求平台上的信息页面有投诉、举报链接,任何人发现平台发布信息有问题,都可以通过该方式向平台和网络监察员举报。

  完善网络招聘体系

  强化新兴技术应用

  记者:早在互联网进入中国时,网络招聘模式就已被引入,大型综合招聘平台先后上线,受到企业和求职者的追捧。此次疫情让网络招聘再次成为焦点,您认为,“云招聘”是否会成为未来人才招聘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

  范围:从整个招聘流程来看,某些环节适合线上,但线下环节仍然有必要。因此,线上线下结合可能会更好。

  张丽云:未来,网络招聘可能会取代传统线下的面试模式,成为一种主流招聘模式。

  记者:“云招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否还需要多方协作补好功课?

  张丽云:有关部门应当在其中发挥倡导或者督促发展的作用,同时完善网络招聘体系。

  未来,网络招聘的缔约服务是必须有的一项功能。现在的招聘平台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所谓缔约服务,就是帮助雇主和雇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功能。缔约服务完全可以在线上完成。双方在网上也可以实现电子合同的确认和签署,这也是网络招聘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来讲,网络招聘的服务平台首先要有服务的意识,其次要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就是由互联网技术提供支撑。在保障各方权益的情况下,一旦实现线上投递简历、筛选、面试、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对劳动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有帮助的。

  范围:“云招聘”只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招聘手段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切实满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一是除了目前营利性的网络招聘平台以外,应该加大公益性网络招聘平台的建设,进一步降低招聘成本;二是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在做好一般性信息的筛选基础上,提供更多招聘所需的定制化的信息筛选技术支持渠道。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