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上海乡村以点带面撬动全域振兴 “平台先行”打造乡村CBD

上海乡村以点带面撬动全域振兴 “平台先行”打造乡村CBD

2020年10月11日 1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上海乡村以点带面撬动全域振兴“平台先行”打造乡村CBD
    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的五彩稻田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上海10月11日电 题:上海乡村以点带面撬动全域振兴 “平台先行”打造乡村CBD

  作者 樊中华 郁玫

  在上海,乘地铁16号线一路向东,途径惠南东站时,视野中会突然出现一片广袤的五彩稻田,深红色的自行车骑行道和木质步道蜿蜒其中,在翻滚的稻浪中若隐若现。而走下地铁,只需百步便进入了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的美丽乡野。

  “地铁入村,是海沈村走向振兴之路唯一独特的资源禀赋,”惠南镇党委书记潘秀红告诉中新网记者,没有美丽的湖光山色,海沈村探索的是如何借力交通优势,在保护农业本色和发扬沪乡文化的基础上,搭建起更加多元的发展道路。

  对海沈村党支部书记庄平来说,这块土生土长的土地在近两年则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娱乐活动也多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村里游玩,带动服务产业逐步兴旺,更重要的是,原来赋闲的村民们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老百姓的收入和集体资产都有了增长。”庄平说道,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开心。

  “上海的乡村应该是什么样,我们想在海沈村做个示范,”潘秀红表示,作为上海名牌西瓜8424的原始种植地和水稻种植大村,精品农业构成了海沈村的产业基础。

  可以涵养土壤的水稻可与西瓜进行轮种,但水稻的经济效益通常极低,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乡村,用大量的农田种水稻,海沈村如何体现农业的价值?

  “我们将稻田的四季发展成精品旅游,以此增加水稻的附加值。”潘秀红介绍说,春天插秧时节,会举办桃花节和体验式插秧活动;夏天游客则可在稻浪中骑行、散步,甚至举办瓜果节走秀和稻田音乐会;秋天水稻收割季,除庆祝农民丰收节外,亲子收割活动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田里的稻粒变成碗中的大米;冬天则举办稻草艺术节,吸引各界艺术家在一片荒芜的大地上设计制作各种稻草人和稻草迷宫,成为网红打卡点。”

  而让海沈村实现“巨变”的,还是由惠南镇政府及辖下各村、第三方民营公司共同创新打造的“乡村运营平台”,“平台先行”将海沈村闲置的民宅、散乱的村民自留地和闲余的乡村劳动力整合盘活,同时也将优质的产业和创业项目引进村中。

  “村里有大概25%的闲置民宅,并且很多人家只有老两口住一大幢楼,在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情况下,我们想到将这些闲置空间租下来,一是给大家增加格外的租金收入,二是可以作为乡村众创空间产生新的价值。”庄平说。

  此外,这一平台还将海沈村的村民自留地进行租赁整合,与本土花卉龙头公司合作,统一栽种花卉,由村民看顾,不仅提升了环境美感,还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该平台协助村民将本地特色菜“老八样”和点心等美食注册品牌,开张营业,满足游客需求,也成为村民收入的另一个来源。

  负责平台运营的上海云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林芳表示,这一平台更希望充分利用乡村的交通与环境优势,在沈海村打造起乡村CBD,吸引更多的文创、农创项目进入,以入股方式给与开发费用、社保、房租等补贴,共担风险,共同成长。

  “平台思维输出的是乡村运营解决方案,即乡村振兴不仅仅局限在海沈村一个点上,我们在这里做尝试和创新,并制定标准,进一步地可以面向更多村庄,为其打造团队,定制发展模式。”阮林芳表示。

  事实上,在惠南镇乡村振兴的“一盘棋”中,海沈村的“示范”已形成带动作用。一方面,海沈村与其南北相邻、产业联动的桥北村和远东村已打破“村界”,在农业种植规划、二、三产业布局等方面实现了“三村联动”,而这一联动模式将不断扩大至更多村庄。

  另一方面,云程平台公司有40%的股份由惠南镇29个行政村集体资产共同成立的上海惠农投资有限公司掌握,海沈村、桥北村和远东村共同占股30%,民营公司占股30%。

  这意味着,群策群力的乡村振兴成果,从经济与模式上,都将首先惠及三个核心村,进而使惠南全镇村庄受益。

  “我们把海沈村作为一个支点,撬动整个惠南镇的乡村振兴。”潘秀红说,惠南镇也因此突破性地在空间规划、乡村风貌、项目引进和运营、资金管理等五个方面实现了全镇统筹。

  而对于海沈村的老百姓来说,环境变美了,收入提升了,村庄热闹了,生活也更加丰富了。

  “现在村里每周六周日都会举办露天烧烤,草坪电影,一年四季每月每周都有活动,老百姓将自家的茶叶蛋和玉米、种植的果蔬带到村里大型活动配套的集市上售卖,赚点小钱,开心得不得了,”庄平说:“乡村振兴,这只是个开始,再过两三年,我们有信心让海沈村大变样。”

  而在潘秀红看来,乡村与城市是两个平等的、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空间。“乡村要作为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就不仅仅是种田,而要把核心价值和发展潜能体现出来,乡村振兴就是要在未来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和生产、休闲和工作都只有一步之遥。”(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